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垦区发扬“北大荒精神”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2005-05-24 16:08:58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4日电(记者 杜丽华)“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这是北大荒的开拓者、奠基人王震将军概括的八字北大荒精神。如今,在黑龙江垦区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们强调发扬当年北大荒人的精神,带领垦区人民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美国进口大马力拖拉机

  “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这个论断。垦区领导班子意识到,要想带领群众大发展、快发展,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在机械化作业上大投入。去年,黑龙江垦区从美国购进一批先进的农机装备,建设了5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有力地拉动了垦区职工增收。今年垦区还将筹措资金2亿,贷款2亿元购买2500台国内外先进农机设备,其中有500台具备世界先进技术的大马力拖拉机。

  在宝泉岭农场岭西示范区,记者看到田间一派繁忙的景象,大马力拖拉机已被应用在田间作业。“我们用的拖拉机都是世界一流的,就连美国不少农民还没用上呢。”农民陈志代自豪地对记者说。据介绍,一台500马力拖拉机带联合整地机进行深松整地作业,10小时可作业750亩,还可以实现耙茬、深松、合墒、碎土、镇压一次完成。国产普通拖拉机五项作业累计需要200多小时,相差20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作业

  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吕维峰告诉记者,到2005年底,黑龙江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92%,比原“十五”计划的目标超过2个百分点;到2010年从质和量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大高强”的目标。

  黑龙江垦区3000万亩耕地,共有1100万亩是水稻田。为引导家庭农场职工迅速提高水稻种植科技水平,黑龙江垦区启动了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推广水稻叶龄诊断技术。走进各农场的农户家中,几乎每家每户的墙上都挂着一张《水稻叶龄诊断模式图》。水稻长两个叶要施什么肥,长四个叶要用什么药,图中在水稻生长的每个过程,简单扼要地指出了不同处理办法。

技术人员深入农户传授叶龄诊断技术

  春耕以来,垦区免费向农户发放《叶龄诊断模式图》10200张,受益农户10000余户。为了有效指导农户利用这种技术,各地技术人员尤其是共产党员公开手机号码,随时随地接受农户咨询,随叫随到田间地头帮忙答疑解困。据专家预测,利用这种技术种植的水稻可增产10%左右,全垦区可增收稻谷8万余吨,增效1.2亿元。

  “先进性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真正以‘三个代表’为准绳,从始至终强调实效。”吕维峰这样理解先进性教育活动。他说,“要想将活动搞实,不走过场,就要切实为群众着想,真正为群众办事,带领群众致富,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