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好省委“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形象”大讨论,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振兴老工业基地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努力推动牡丹江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
首先,在加快发展上统一思想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在解决,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正在破解,全市保持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同时也存在工业效益下滑、新建项目少、长期淤积的矛盾解决不到位、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问题。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形势,应该着重在三个方面统一认识。
第一,正确认识形势,克服自我感觉良好思想。全市经济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和自己比有进步,与全省全国比有差距,主要是发展不快。认识到差距仅仅是第一步,必须坚定信心、鼓舞斗志,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尽快缩小差距,改变落后状态。
第二,树立艰苦奋斗长期作战思想,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是传统体制下长期淤积形成的,是体制转换不到位的必然结果。解决这些问题既要立足当前,把该干、能干的事抓紧办好,也要着眼长远,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三,抢抓机遇,扬长避短,把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我市发展面临挑战和不利因素,也存在机遇和有利条件。尽管在产业政策的支持方面我们对上吻合面不大,但可以充分地享受社保试点、增值税抵扣等方面的普惠政策,具有对俄贸易、旅游、工业存量、生态环境等资源和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完全可以干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子。目前全市上下对牡丹江的差距和落后已经达成共识,压力正在变成动力、共识正在变成行动。
其次,在关键环节上着力突破
当前,就是要按照年初市委全会确定的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特别突出抓好两件大事。一是集中力量抓发展。必须抓住事关全局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抓住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下大力气去解决和突破。确保骨干企业重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对俄经贸战略升级、做强旅游产业等结构调整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项目、招商、环境等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有较大进展,确保资源市场化、事业单位改革、民营经济扩张等重点改革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千方百计解民忧。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结合先进性教育,开展好“解民忧、济民困、办实事”活动,全力做好50件实事,抓好“万名党员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再就业手拉手”活动,争取在两年内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解决好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动迁、回迁、二次供水、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施“五个统筹”,重点抓好桥北棚户区改造、江南新区建设、街路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大对科教文卫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全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再次,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端正导向
办好牡丹江的事,根本在人,关键在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核心是端正选人用人导向,重要的是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要严格按照干事创业的标准选人用人。根据“四化”方针、德才兼备原则和“三重”标准,真正重用干事的、调整混事的、查处整事的,创造优秀人才、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政治环境。
二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落实公开选拔和聘任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领导职务任期制、干部交流轮岗制、末位淘汰制等制度,使能上和能下进入一个可操作的层面。最近我市出台了《对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政不作为和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免职的规定》和《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纲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培养锻炼干部,用抓落实的成效考验识别干部。
三是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重点围绕年初确定的市级1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投身到发展大局中。结合先进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刻剖析整改在思想、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使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成为修养、境界和追求,靠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赢得牡丹江的大发展、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