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开展“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大讨论活动,是抓住机遇,凝聚人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结合鸡西市实际,我们把讨论活动作为先进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解决部分干部中存在的精神不振、发展意识不强和作风不实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们在全市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看思想解放程度、发展市场经济意识方面的差距;与省内兄弟地市相比,看抢抓机遇、努力快发展、全面促振兴方面的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比,看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运行质量、群众收入方面的差距。通过“三比三看”,我们既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又正确认识到鸡西的发展潜力,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抓工作、谋发展、促进鸡西全面振兴上来。
推动重点工作全面落实。
开展大讨论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发展实践进行。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市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的思路,我们规划建设了冶金、煤焦化、医药食品、煤矿机械产品、石墨精深加工五大特色工业园区,为加快鸡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奠定了基础。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讨论活动还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密山市与牡丹江农垦分局共建工业园区,拟上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低温浸油白豆片项目、大豆分离蛋白及副产品等项目,目前园区建设正在顺利推进。此外,今年各县市 区还将新上项目179个。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为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我们引导党员干部既抓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又狠抓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全面协调均衡发展。针对今春低温冷害的实际,全市抽调千名党政机关干部进驻乡村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协调解决贷款、化肥、种子、农药等难题,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针对社区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抽调240多名干部深入社区,积极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强化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基础建设。
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在全市干部群众中持续开展了“环境就是生产力”、“我和环境啥关系”讨论活动,激发了干部群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识。市、县区 都组建了投资服务中心,深入落实“六项制度”,实行一门受理、集中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普遍建立了党政领导与企业、投资者联系的“直通车”制度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举报制度,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勒拿卡要等“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出台了“五条禁令”,对顶风违纪的实行一律快查快结、一律从重处理、一律追究责任、一律公开曝光。先后处理了两批违纪案件,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好转。
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
市委出台了“建设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人才”的规定,要求各部门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做到时事政策应知应懂、岗位知识应知应会。我们把干部学习情况纳入干部管理、考核、使用工作之中,纳入公务员评优和竞聘上岗工作之中,纳入优秀领导班子评比工作之中,纳入市直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工作之中,与工资晋升、竞争上岗、提拔任用挂钩,有效地调动了机关干部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
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和压力。
为引导党员干部把发展意识转化为行动,把作风转变落到实处,市委进一步完善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制定出台了《敞开干部出口办法》、《公推公选干部办法》、《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履行选人用人、人事编制及经济责任审核监督暂行办法》等制度,通过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等办法,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初步形成了以政绩选人的干部导向,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大讨论活动,全市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年1 4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2.5%,利税增长28.9%;全市财政收入增长25.5%,其中市本级增长5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5%。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工作节奏明显加快,抓落实的力度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