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日电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曾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这样一个重要的林业科研单位,却15年引进不了一名博士生。
博士生只出不进
研究所党委书记韩联生介绍,林业科学研究所取得过辉煌的成绩,曾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该研究所下设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态、森林经营管理、森林培育、园林绿化等五个重要研究科室,去年承担了38项林业研究课题,今年的研究课题超过40项。因为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的分院,现在该所还有中国林业科学院分来学习的多名硕士研究生。但令研究所尴尬的是,从1990年至今,该所没有引来一名博士生。
搞科研就没工资
林业科学研究所引不进博士原因很简单,就是工资和科研经费难有保障。
据省林业科学院院长胡文亚介绍,省林业科学院是财政差额拨款单位,上面拨下来的钱与院里实际费用有很大的差额。到底有多大差额呢?韩联生书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林业科学研究所共有职工97人,其中在职职工48人,另一半是离退休职工,他们都在所里开工资。现在所里职工年平均工资每人2.5万元左右,97人一年光工资就需要240多万,而上面拨到所里来的事业费每年140万元左右,有立项的科研课题经费每年100万元,这两笔钱发了工资就没了科研费,按部就班搞科研就要饿肚子。院里要求先保离退休人员工资,实际上发了离退休人员工资后,在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就没工资领了。
研究所里难科研
按规定,科研课题经费有三个用途。一是科研课题所需的仪器设备及研究费用,二是课题研究辅助人员的劳务费,三是研究人员的出差补助费。现在科研经费发了工资,研究所里搞科研的费用就捉襟见肘。韩联生书记说,所里的科研课题一定要保,一是尽量节约,研究人员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辅助人员的劳务费支出就少了,剩下的费用再想办法凑。
省林业科学院院长胡文亚认为,林业科学研究所引不进博士和科研经费难的问题只是表面问题,它暴露出我省林业科研条块分割的弊端,整个林业科研资源缺少整合。
人才不来有多种原因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叶彩星副处长认为,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10多年招不来博士人才,有多种因素。从大环境来说,近10多年来,我国高校呈飞跃性发展,而科研部门相比较发展较慢,人才便向科研和经济条件好的大学流动。此外,也有小环境的因素,据悉,我省已经有24家开发应用类的科研单位转企,但省林科院并不在转企之列。叶彩星副处长说,现在科研院所最大的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单位人员众多,但搞科研出成果的少,真正的高水平的人才又因编制和待遇问题难以引进,这是将来人事制度改革要着重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