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6月8日电 近来,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发生了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的特大赤潮灾害,据悉,本次赤潮中含有麻痹性贝毒素成分,该海域捕捞的水产品可能对人体有影响。有毒赤潮来了,哈尔滨市的海鲜还能吃吗?对此,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指出,目前哈尔滨市仅有少量的鱼来自浙江,此次赤潮对哈尔滨市水产市场并无太大影响。
7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道里菜市场地下一层的透笼农贸海鲜市场。在这里记者看到,与旺季时人群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相比,眼下的市场略显冷清,前来购买海鲜的人并不多。一位业户告诉记者,夏季是哈市海鲜市场的淡季,近一段时间,海鲜的销量本来就比较淡,大量购买的多是饭店、酒店等餐饮行业,普通市民购买的不多。因为是淡季,虾蟹等销量并不好,各种鱼类的销量还不错。“这海鲜是哪儿产的?”记者询问了几位经营海鲜的业户,多数业户都表示所售海鲜来自大连。
据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我市销售的海鲜产品大多来自大连、丹东等地,仅有少量的鱼类来自浙江舟山附近,而且由于是销售淡季,现在销售的浙江鱼也多是发生赤潮前运来哈市的。
尽管如此,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人士还是建议市民,最近一两周内最好不要多吃贝类,如果吃也要先去掉它的胃,因为它的胃中可能含有大量水体藻类,含有毒素。
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可引致中毒的贝类通常包括蠔、蚬、青口、螺、扇贝及带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