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6月10日电 通过建立“三不签”和“四个一”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机制,牡丹江呈现出项目建设落地声、工业产销增长快速的势头。今年前四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1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备受关注的桦林佳通集团也在今年4月份实观首次赢利。
走出去请进来轰轰烈烈大招商、招大商,但结果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痛定思痛,牡市推出了“三不签”原则:“重复的项目不签、意向性协议项目不签、政策无法落实的项目不签”。这一办法“挤干”了过去招商引资中的“水分”,使招商引资效果越来越扎实。去年该市成功举办了亚洲资本论坛首届中国东北论坛,开展了韩国招商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引进域外资金50.23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124万美元,列全省第二;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25个,是引进亿元以上项目最多的一年,其中11个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开工项目占亿元以上项目总数的44%,开工率比上一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今年,牡丹江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圣戈班”出资1.1亿元收购牡丹江丹峰集团,实现了碳化硅世界巨人对亚洲龙头的对接,从正式签约到开业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为切实搞好项目的谋划、开发和进度,牡丹江市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建设机制。采取了“四个一”。建立项目生成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基层收集、部门筛选上报项目的做法,组织专门力量谋划项目;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特别是加强国债等政策性资金的监管,保证投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实行重点项目月报表、季通报制度、重点项目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落实工作激励机制,依据有关督办管理和考核办法,全面考核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奖优罚劣。新机制有效解决了立项准确性和项目推进进度,达到了“建一个,成一个”的效果。
今年,牡丹江市按照“结转续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四个一批”的原则,确定了30个重点建设项目,如今,这些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被一汽集团并购的牡丹江富通公司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计划于今年全面建设CVC系列汽车空调压缩机三条生产线,从而成为国内第一大压缩机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一项目被列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债项目(第一批)计划,并得到批复落实,如今各子项目已经分头开始实施,企业产销量开始逐步增加,今年6月即可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