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7月4日电 兆麟公园即将免费开放,老墙是拆是留成了近日哈尔滨市民关注的热点。连日来,记者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网上留言和热线电话。读者们都流露出对冰城的拳拳热爱之心。
看法一:老围墙拆不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杨晓春在来信中说:“很多城市在改造后,固有的珍贵特色不断消失,哈尔滨如果也这样,我们拿什么搞旅游开发?”不仅兆麟公园老围墙不能拆,就连省博物馆对面电力大厦前的老围墙,也要在将来的城建改造中好好保护。
网名为“一言”的市民表示,兆麟公园的老围墙是造型优雅、玲珑剔透的建筑珍品,是兆麟公园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面临的不是拆不拆的问题,而是如何维护的问题。“公园开放与否和拆不拆围墙有什么关系!”
看法二:拆墙方便百姓
一位叫“喝茶的咖啡”的网友表示,开放式公园搞得最好的是香坊公园,自从2001年拆除围墙免费开放后,每天早上锻炼、白天散步、晚上纳凉的群众成千上万,人人都夸政府为百姓办了件实事。
一位自称“哈尔滨老人儿”读者来电话说,“小时候的马家沟,两边是杂草丛生的野地,如今沿马家沟修建的开放式带状公园是附近群众健身休闲的好地方。我每个周日早上都要从任家桥出发,沿河步行,一路看看大秧歌、集体舞、羽毛球、踢毽、练歌和各种乐器演奏,就像一条鱼穿行在欢乐的海洋。这就是免费开放结出的硕果!”
一位叫“不见得”的网友认为,老围墙本身就是人为建筑,只要是方便居民出入就应该拆,公园是给百姓准备的,当然要从百姓的使用角度考虑。清滨公园拆除了外墙,变成了开放式公园,附近居民都反映,清滨公园真正成为了百姓休闲的好去处。
看法三:老围墙是历史
市民王先生在热线电话中激动地说:“有人怀疑公园开放后将会很难管理,我觉得不要小看哈尔滨人的自律性。斯大林公园是哈市最大的开放式公园,经验证明只要好的管理就会有好的环境。
本报的一位资深读者表示,在围绕兆麟公园围墙拆与不拆问题上,许多人认为围墙该拆,并以“国际化发展”、“人与自然亲近”等为理由。“我认为,这些理由是不妥当的。对待公园围墙去留的认识,绝不应该停留在仅仅是为了出入方便的浅层次上,而是应当提高到保护建筑文物的高度。”
看法四:拆老墙要论证
我省著名收藏家朱俊峰找到记者时,手里拿着一篇数年前发表的文章《六十年前的兆麟公园》,文章和三张图片再现了兆麟公园的历史。”
朱俊峰老人表示,人贵善思,城建也应如此。有着90年历史的老围墙拆留与否,是不是应该集思广益,而后由专家论证,进而为领导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