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的文学及诗歌
2005-07-06 09:59:2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曙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6日电 谈起黑龙江文学,一个很自然的联想是想到了黑龙江的经济。对于经济我是个外行,但我仍然知道,黑龙江经济一方面较为滞后,另一方面却是个资源大省,在这方面可谓得天独厚,是其它很多省份难以相比的。文学艺术或许也是这样。似乎我们专门负责向外输送人才,而不怎么善于利用资源。一位刚到外地工作的熟人对我说,到了外边,才知道自己是个人才。我不知道他的话里有多少客观性,但我听得出里面有几许辛酸,也不免带有几许牢骚。

  一般来说,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文化反而会得以发展。因为搞创作的人不必在经济大潮中追波逐流,扮演弄潮儿的角色。但遗憾的是,这里文化和经济基本上属于同步。我不是说没有在文学艺术上出色的人才,但大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这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尤其明显,就实力来讲,我省的诗歌力量一点也不比许多诗歌大省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很多具有相当实力的诗人,也有为数不少在国内诗坛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如桑克、朱永良、文乾义、钢克、刘禹、宋迪菲、单士臣,更年轻些的则有张伟栋和吴铭越。在黑龙江文学界知道他们的人也许并不多,但他们在国内诗坛上却颇具影响力。其它的领域我想大约也可能是这样吧。他们受到的关注与他们取得的成绩并不相称。当然,创作是个体行为,他们所代表的也只是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和宣传,他们的成就与所在的地域就不会产生联系,而无法创立黑龙江诗歌的品牌。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至少在宣传、评论和出版上还没有跟上。一次在一个什么讨论会上,我提到了黑龙江的出版。据我所知,像迟子建和阿成这样在国内有着相当知名度的作家,一本本出书,也不乏精彩之作,但我实在想不出他们哪一本书是在省内出版的。当然,事情过去了几年,或许情况会有所改变吧,我不知道,也不好妄说。但至少我知道,现在连一本像样的黑龙江诗歌选集都没有。

  前段时间在哪里读到,西安出巨资要为作家贾平凹建立一座纪念馆。在我的印象中,西安并不算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件事情本身也值得商榷,但至少表明了当地还是有一些文化意识的,至少在借这个人或这件事来扩大当地的知名度(其实知名度已经足够大了)。我不知道贾平凹在这里会受到怎样的待遇,其实作家要求的也不是这些。你重视也好,不重视也好,他们照样写自己的东西。但要谈到建立文化大省,有关部门却要做出些更为有效的实际努力和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才行。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