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电 几千户棚户人家,几十年的老街坊,故土难离。走在与繁华仅有一街之隔的城市角落里,让人能真正理解到“大厦背后有阴影,霓虹灯下藏辛酸”的滋味。从客观上说,任何国家都有“城市角落”的存在,它的出现,是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与人口结构变迁互动的结果。在城市化进程中,“角落”的合理改造会成为社会新的压力,也有可能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感受最多的就是“角落”里人文气息的浓郁。虽然渴望搬迁、渴望到新环境中生活,但居民们对眼前的脏乱之地仍有一种莫名的留恋。“远亲不如近邻”,对于这些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来说,邻里情早已变成浓浓的亲情。
然而,“城市角落”的出现毕竟体现了一种不平衡状态。环境脏乱差、危旧平房集中、市政基础设施不足、居民总体文化素质不高且收入偏低、特殊群体聚居、管理相对薄弱、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等特征,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隐患,必须予以治理和改造。
“角落”改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很多“城市角落”是城市规划滞后、建设无序造成的,搞点状、星状、“插花”状开发,再加上一些开发建设工程甩尾,便制造出许多新的“城市角落”来。对于已存在的“城市角落”的治理,必须着眼于改善城市居民特别是困难居民的居住条件,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这考验着我们的城市治理智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