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9日电 黑龙江日报18日刊登评论:保持一点距离好
发展经济是当前地方政府的头等任务,政府官员的许多活动也都是围绕着这项任务开展的,这体现了许多领导干部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但在这些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家的关系是一件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些政府官员与企业、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已经太密切了,有些甚至到了你我不分的地步。有一家原来效益不错的企业,后来市场变化出现亏损,这家企业本可以去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扭转亏损状况,可由于企业负责人倚仗当地有关领导的“保护”,长期拖欠职工的工资和集资款不还,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另外一件事就是媒体报道的哈尔滨飞马公司通过“产权转让返租”非法集资两千多万元,导致五百多名群众上当受骗。造成这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区一位副区长曾在飞马刊登的广告中极力赞美飞马公司,称其是“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两件事提示我们,政府官员与企业、企业家之间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好。
从国企改革初期的政企不分,到政府官员直接干涉、介入经济活动,都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这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效率,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原则。市场经济越发展,要求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按照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的论述,从全社会范围而言,企业家只管企业自己的事,如生产经营等活动,而企业“外部性的活动”,即企业涉及社会公众的活动如污染等,则由政府来管理。简单说就是,企业管“私事”,政府负责处理公共事务。如果把市场比作赛场的话,那么企业就是运动员,政府则是裁判员。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政府还习惯于对社会所有事务统统管理,一些企业对政府至今还存在着依赖。这种官商不分的传统,不仅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影响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容易造成官商勾结,滋生腐败。
官员与企业家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意味着两者互不往来,但分工明确,各施其责,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锻炼政府官员的执政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