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就业率92%的奥秘 “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报道
2005-07-26 08:45:4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丽红 周小月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6日电 论学校的名气,黑龙江科技学院原本不占多大优势。可就是这所学校,连续5年就业率在92%以上,去年本科就业率排在全省高校榜首。而今年,截至6月30日,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又在92%以上。

  据统计,该校平均每年都有22.66%的毕业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54.53%的毕业生到国有和民营的中小企业就业。在今年又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到偏远的基层就业。

  就业教育:帮学生确定择业方向

  “到基层就业、到生产一线就业”,是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线。

  2005届毕业生王大伟,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入了党。前不久,他和他的同学刘永亮、苑春光等告别母校,奔赴开滦煤矿、宁夏煤业集团、淮南煤矿、兖州矿务局等基层就业。临行前,他们与前来送行的师弟、师妹们相约:“祖国的矿山建设需要大学生,明年我们矿山见。”

  王大伟说,选择到矿山就业不是我们一时的心血来潮,是四年来深思熟虑的选择。刚入学时,我们的职业蓝图描绘得真是很浪漫,学校的教育让我们的就业目标一点点从浪漫走向实际,越来越真实。记得学校先后请来七台河矿务局、鸡西矿务局等省内基层单位的同志来校作报告,从他们那我和同学们了解了我国煤矿发展的现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实习期间,我们亲眼目睹了矿工井下作业的艰苦,虽然我们的一些企业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但是没人会用或是坏了没人会修。一位老矿工曾拉住我的手说:“井下太需要有文化的人来了。”他那种渴望的眼神一直在呼唤着我。我和我的同学们、师哥、师弟们都认为矿山才是我们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基层单位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黑龙江科技学院是黑龙江省惟一的一所具备培养煤炭行业专门人才能力的学校。学院负责同志介绍,根据学校的特点,他们一直将到基层、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因此学校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列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点。各院系都从本专业的实际出发,从新生入学起就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国入世、国企改革、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内形势,引导每名学生依据自身状况和特点,选准位置,确定择业方向,逐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确立科学的择业期望值。目前,这个学院的毕业生已把到中小企业、到基层就业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为鼓励毕业生主动到基层、到西部就业,还对村村大学生计划、支援西部计划等国家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如对西部地区志愿者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代交派遣费等,并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回访,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够扎根基层,立志成才。

  学院工作一大重心:跟踪了解就业市场风云

  培养的学生社会上不需要、无用武之地,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黑龙江科技学院坚持把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率作为直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确定教育教学改革内容的重要依据。紧密结合本省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

  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炳军介绍,每年都跟踪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负责就业工作同志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年学校根据全国人才大市场特别是我省老工业基地建设对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对一些大的专业方向进行了细化调整。如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今年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细分为模具设计、机械设计、机械电子三个专业方向招生。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年细化为计算机控制、数据库理论及应用等四个专业方向。同时对一些市场需求相对饱和的专业及时减招或停招。如文秘、法律等专业在今年均停止了招生。

  近两年来,全国煤炭行业逐渐回暖,每年产值都在快速增加,急需大批专门人才。这个学校就及时增加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孙广义教授介绍,今年3月,采矿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近百名毕业生就已全部签约,不仅我省的四大矿区来校抢毕业生,连国内的各大矿区也都前来要人,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当多的单位把目标已瞄向了明年的毕业生。为此学院今年计划招收采矿专业学生200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80名。

  教师、班主任参加就业进程推进组

  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能达到92%%以上更难。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从院长到普通教职工,人人关心学生的就业,人人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帮助毕业生找工作已成为全院职工的自觉行为。

  张炳军介绍,学院党政领导是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从班子到职能部门,从主管领导到辅导员,从班主任到每名专任教师,都建立了就业进程推进组,按照制定的就业时间表,明确周、月应完成的就业指标,层层推进,加强督促,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最终目标完成。各二级院、系(中心)也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实施一把手负全责,主管领导组织实施,专兼职学生干部具体落实,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层层负责制。采取院领导分片包干,专职干部包重点难点,班主任包班级,专任教师包具体人,把每名学生的就业工作逐级逐人落实到位,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全员抓就业的良性机制。在各院系的墙上,你可以看到一张学生就业进程表,每个教工在某一时间内帮助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一目了然。

  高志刚现在是机械学院学生管理科的科长。他告诉记者,刚毕业留校时,他对完成学院分配下来的就业指标不抱信心,可是校友会上的一次“偶然”,不仅让他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也让他认识到大家一起帮助毕业生就业路才会更宽广。他说,那次校友会聚会时,旁边的校友是北京一大集团的处长,聊天时无意问他们单位是否需要机械方面的毕业生,校友说很需要。当年他就通过校友推荐出了一名毕业生,这以后每年他都通过校友向校友单位或北京其他的单位推荐毕业生去工作。

  籍祥教授是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主抓学生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之一,他每年都利用各种工作关系,带头超额完成任务,去年他帮助8名毕业生找到工作,今年又有11名毕业生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

  黑龙江科技学院每年都专门召开就业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就业工作经验,对一些完成任务好的院系和个人给予奖励,对那些完成任务不好的单位及个人则给予一定的处罚。

  学习即实践学生无需适应期

  据报载,上海一个企业,招聘的毕业生工作两月后,有20%被淘汰,理由是动手实践能力差。这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主攻方向,加大了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融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五轴连动加工中心,是这个院校利用奥地利银行贷款建设的一个国内最先进的现代制造加工中心。在这里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就能了解掌握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此外还建立了电气工程、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化工仿真等实践基地。

  根据市场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这个学院还将社会上一些认证考试体系引入校园。像与清华大学联办的Pro/e认证,目前已有200名学生拿到了证书,极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冯传龙是去年的毕业生,当时他现在就职的深圳一国际大公司明确表示,“没有工作经验、非重点大学毕业生”不要,但是当他们看到从笔试到面试,一路战胜了诸多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冯传龙后,却破了例。

  学生从校门到工作适应期归零,极大满足了中小企业对招聘人员上手快、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要求,使学生不仅更适合中小企业的社会化功能需要,更易在企业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自动化99级毕业生金树军到抚顺煤科总院就业后,凭借在校期间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成为研发部的技术骨干,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正是他的出色表现,企业于次年到学院一次性择优招聘了38名毕业生,并签订了长期就业合作协议。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