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6日电 三伏天里说滑雪场,似乎不太合时宜。不过,看到许多中小雪场由于疏于管护而沟壑纵横、百孔千疮的样子,有谁能不心急如焚?
如果我们非要等到冰封雪飘时再讨论这个话题,也许又有几家小雪场开张营业了,明年雨季过后,苍翠的龙江版图上又添了几块刺目的疤痕!
滑雪场不是自家的菜园子,想怎么种就怎么种,要怎么收就怎么收,它关系到一座座青山的命运,影响到一个地区整体的生态平衡。早在2001年,我省就出台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观念和经济增长模式,努力建设一个生态大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也要求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显然,滑雪场建设现状,已与这些要求和精神背道而驰。
黑龙江冰雪旅游资源在全国得天独厚,让我们引以为自豪,但如果不知道去珍惜和爱护,仍旧掠夺性开采,低水平经营,无异寅吃卯粮,暴殄天物。
先发展,后规范,我们的许多产业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但究竟先发展到多大规模合适?什么时候规范才有利?要学会掌握恰当时机,否则,如果放任自流,当我们有一天真正想去规范时,可能为时已晚,不但会延缓一个朝阳产业的发展进程,也让我们愧对后人。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在这充满人情味的彼此关照中,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大自然之间一种美好而和谐的关系。不论是滑雪场建设,还是发展其他产业,我们所要追求的正是这种境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