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三莓”香飘21国 将中国寒地浆果端上世界餐桌
2005-08-03 09:33:06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刘丽华 张鸣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日电 入夏后的每天清晨,宾县8处浅山区一派繁忙:千余农民在山坡上采摘草莓、树莓和蓝莓,统一交到加工企业清洗后再冷冻分级,装车运往大连港,经此出口到21个国家。目前,俄罗斯的草莓罐头、荷兰的草莓酱、瑞士的草莓冰点、法国的蓝莓酒等在生产时都采用了哈产“三莓”果做原料。哈高泰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种植、自主加工、自主出口,将中国的寒地浆果端上了世界餐桌。

  据了解,宾县8处浅山区的数千农民都在给哈高泰食品有限公司打工。这家公司是2000年成立的一家具有独立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公司成立的时候,通过调查了解到,“三莓”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很大。一直以来,树莓、草莓、蓝莓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我国大连FOB价(出口离岸价)连续多年保持在树莓1200美元/吨、蓝莓1300美元/吨、草莓700美元/吨的水平。而黑龙江是“三莓”主产区,每年可以大量生产这类寒地浆果,有着明显的产量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

  2001年起,根据国际市场浆果需求不断看涨的信息,哈高泰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从国外引进“三莓”新品种,委托吉林农业大学繁育苗木,在宾县承包8处浅山区,雇佣当地农民种植“三莓”,并建设了冷冻分级厂。目前,高泰食品公司已在宾县发展树莓种植面积5000亩、草莓5000亩、蓝莓1000亩,吸纳5000名农民打工。这些农民种一亩树莓或草莓的收入相当于种粮豆收益的3至5倍。

  目前,哈高泰食品有限公司的“三莓”年订单已超过10万吨。为满足出口需求,高泰食品有限公司又不断建设新的“三莓”生产基地。截至去年,“三莓”出口创汇3632万美元,草莓出口量连续两年居国内第二位。2003年和2004年,高泰食品公司“三莓”出口创汇额分别为952万美元、750万美元,均居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创汇额之首,宾县“三莓”生产基地也被市政府命名为市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