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0日电 在印章石的一角不足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能够刻上1000多字的古诗词,无论是用放大镜,还是用肉眼观看,文字行与行之间都十分整齐,形成规则的正方形。5日,记者在林凯军的工作室看到了他的微雕作品。
刚走进林凯军的工作室,记者就被墙壁上挂着的微雕作品所吸引,惊叹于他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密密小字的技巧。在与林凯军的交谈中,记者得知,今年36岁的林凯军从小就喜爱书法和雕刻,朋友们经常开玩笑说,你要是能在石头上雕刻出用肉眼看不见的字,那才叫本事。听了这番话,好强的林凯军马上到商店买了一支铁笔,又从修表师傅那里借了一个带放大镜的“扣眼”,整整一个星期没出屋,对着石头钻研微雕的技巧。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把字刻得歪歪扭扭的,只好用砂纸把这些字磨掉,继续在上面雕刻,经过上百次的“磨了又刻,刻了又磨”,林凯军总算在1平方厘米大小的地方上刻出了70个字。朋友看到他的微雕后,都十分佩服。就这样,一次无意间的打赌让林凯军和微雕结下了不解之缘。
林凯军告诉记者,微雕工具是最难找的,针灸用的针太软、缝纫机的钢针太脆……最后经过精挑细选,他发现牙医诊所用的刀尖是最合适的,软硬适度,粗细程度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工具有了,选材也要讲究,粗糙的石头不行,一般都选用寿山石、青田石和巴林石等印章石做材料,并且还要用砂纸和砂轮对石头进行打磨,抛光后才能在石头上进行雕刻。
林凯军还说,微雕要一气呵成,最忌讳中间停顿,因此他就把唐诗五百首全都背了下来,避免了边看边刻。雕刻的时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如果刻错了一个字的某一笔画,那么整个微雕就前功尽弃了,只能用砂纸磨掉重新再来。截至目前,他最好的纪录是1平方厘米刻1000个字。
2000年,林凯军的微雕作品获得第二届哈尔滨民俗民间艺术展“十佳精品”和中国安福杯迎二十一世纪现代艺术作品展“最佳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