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10日电 题:医院等钱和病人等死
据报道,日前,福州连江县一家医院在夜间急诊接治一名失血性休克病人,因为要输血的时候差了110多元,血库拒不付血。患者妻子要求押手机押戒指都无济于事,最后导致患者死亡。此后,该院院长解释说,医院自有规矩,“我们是救急不救穷。”
好一个“救急不救穷”!放在这里恰恰说明了医院不仅没有救“穷”,而且也没有救“急”。
医院有苦衷,因为每年都有不少病人“跑单”。然而,这是否是医院看谁都像贼、拒不给急诊病人施救的理由呢?显然不是。患者的妻子并不是交不起那110元钱,仅仅因为事故发生在凌晨3点钟,而这2200元钱是她当时所能支配的全部钱数。在服务行业中,不交钱就不给你商品或服务,这也许是一个公认的规则。但是在事关人命的医疗领域是否应当有所不同?事实上,许多医院都有过先救人、后付款的例子,这恰恰说明该家医院的所谓规定,不过是推卸救死扶伤责任的一个借口而已。
因为要等那110元钱,宁可让病人等死,可以看出对这家医院来说,所谓的“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早已经是没人愿意提起的老皇历了。
前不久,国务院已经确认,十年医改是不成功的。改革不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政府对医疗的投入不足,更在于缺少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和有效的政府管理。迷信一切都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以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公共福利(包括公共卫生)的改善。
福州患者之死仅仅是一个缩影,目前普通民众吃不起药、看不起病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医院同样有自己的抱怨。或许是政府真正应该承担起责任的时候了,否则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医院等钱和病人等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