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0日电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地处半山区的绥棱县,这两年,“鹅经济”越叫越响,大鹅一路走俏,销到京津塘、飞进沪淅川,大鹅饲养户越来越多,今年有4.1万农民,养鹅达到80万只,可为农民增收2200万元。群众说,绥棱的白鹅成了白金。绥棱县的主要领导说,是龙头企业拉长了鹅产业,是龙头企业叫响了鹅经济。
绥棱县食品公司,龙头型加工企业,主要以加工大鹅为主,90年代后期,受市场经济冲击,企业曾一度陷入低谷。也直接影响了绥棱的大鹅的生产,养殖户一度曾对养鹅失去了信心。2003年,食品公司改制后,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改建扩建4100平方米,引进安装了先进的大鹅精深加工生产设备。企业的吞吐能力增大了,年加工量可达200万只,产品也由以往的单一出售白条鹅,转向精深加工,鹅翅、鹅腿、鹅掌...分类生产,分类加工,小包装,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长之禧”。产品销售的远了,打进了京津的超市,售到了沪、淅、川。
“经过加工一只鹅升值一块多,我们企业一年少说增收50万元。”各地的产品订单位不断。企业不敢多签,怕“完不成任务”还得赔人家。为此,企业主动深入到养殖户,调查养殖情况,与农户签订“活全同”。高于市场价收购。这下,养殖户的热情再一次的燃烧起来。想养鹅的多了。长山乡崔洪文,全县有名的养鹅能手,把握商机的能力也强,看到想养鹅的增多,今年,他养起2000只种鹅,共售鹅雏5万只,收入30万元。
搞养殖,成活率尤其重要,畜牧局及各乡镇组建了动物疾病防疫救治中心,并指派专人对大鹅定期进行检疫,确保成活率。让养殖户没有后顾之忧。针对一些养殖户想养殖缺资金的实际,绥棱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部门,积极为农民打开方便之门,给养殖户提供小额贷款,仅今年就为近500户养鹅户提供了270万元贷款。靠山乡东方红村村韩中华贷款5000千元,投资15000养鹅2000只,收入可达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