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12日电 牛郎织女天河会,11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记者了解到,对于这个传统节日,大多数市民和商家并不关心,“天河会”显然没有感动凡间男女。
市民关注少
10日和11日,记者就“七夕”这个节日的话题,采访了20对夫妻。这些人中,竟没有一个知道11日还是节日,对传统“情人节”的说法更是闻所未闻。只有一对夫妻听到记者的讲解后,表示要“庆祝一下”,内容是丈夫请妻子去吃一顿火锅。
今年36岁,在哈尔滨市一事业单位工作的兰先生说,他对七夕节没什么打算,觉得意义也不大。他说,中国的情人节体现的重点不是温馨而是道义和责任等,和西方的浪漫主题不同,庆祝起来找不到感觉。
在哈市公安局工作的李学会说,现在看农历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谁也不会在意还有些什么传统节日,即便是这四大节,具体有啥含义能说清的人也不多,更别说“七夕”了。
商家宣传少
相比2月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的号召力显然要逊色得多。11日10时,记者来到位于经纬街上的一家鲜花店。据老板介绍,今天的生意不错,还有人打来电话预订鲜花,但这根本不能和二月份的洋节相比。
在西大直街上,记者除看到某健身俱乐部打出的“牛郎会织女、七夕送好礼”的条幅外,没有看到其他商家有宣传活动。在秋林地区的多个大商场,商家似乎也并没有把“七夕”当做促销手段,欢庆传统“情人节”字样少之又少。只有一家大型超市针对七夕节推出了买巧克力赠送娃娃杯、小玩具等的促销活动。
在学府三道街开饭店的王先生说,11日是星期四,晚上订两人餐位的一个也没有。说到传统“情人节”,他直言不讳地说,去掉传统两字也许还有人凑热闹。
缺少好形式
“七夕”与西方传来和“情人节”形成强烈反差。市民孙强说,传统节日很难让人有浪漫的情绪,吃西餐、送鲜花仿佛不是那么回事,就是想表达情谊也没有个好的形式。
已经做了爷爷的李军说,“七夕”表达的是有情人终团圆的主题,底蕴要比外国的“情人节”深,乏人关注的主要原因就是年轻人不认可。
政协委员李汉秋10日建议将七夕节定为我国的情侣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同时新浪网针对李汉秋委员的提议做的在线调查显示,接近95%的网民表示赞成。对此,哈尔滨学院教师刘振清博士认为,一个民族要长盛不衰,就要保留自己的传统,与西方节日大为流行的局面相比,现在对传统节日忽视已经是一种警示,必须挑战西洋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