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名医之死和信任缺失
2005-08-17 01:33:28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刘涧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7日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福建中医学院一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戴春福在该院附属的“国医堂”医院坐诊时,被患者捅死。凶手曾经请其治疗前列腺炎,因久治未愈,产生报复心理。逝者的学生认为,这个事件是“无知的人们对我们的事业提出挑战”。而在网上,却出现大量对医生的质疑和批评声音。

  对同一个事件,出现如此完全相反的声音,是因为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在这种观点的尖锐对立中,充分折射出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

  凶手和死者之间的冲突,仅仅是因为患者就医两年未愈,花掉很多钱,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又患上了便秘、胃病等多种疾病。从医生的角度说,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专家,都有治愈病人的责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不是什么病都能够治好的,也不是吃什么药都能够治病。急性病和慢性病不同,疑难病症和简单病症不同,这是普通人都能够懂得的道理。因此,把患者杀死医生归结为“无知”,显得有些轻率。

  医生给患者治了两年病,按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却被患者杀死,反映出的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已经彻底丧失。

  至于舆论对杀人凶手的“理解”,我们不能看成是对这一极端案例的理解,也不能看成是对违法行为的理解,而应当看成是对目前医患矛盾的确认。医药费用高昂、医患双方在信息交流上的不平等、医疗事故处理机制的不完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继续造成对医生行业的新的不理解。

  名医之死是令人遗憾的,患者杀人是应当被谴责的。但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没有消失,如果这一恶性事件还不能促使我们对当前的医患关系进行反思,改革当前医疗制度的缺陷,保不准还会有更多的悲剧发生。

责任编辑:刘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