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七台河市桃山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2005-08-17 15:42: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毅 刘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7日电 七台河市桃山区在打造和谐文明城区过程中,通过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帮扶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在社区这片沃土上,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这项民心工程,不断拓展出新的天地。

  “五老十大员”撑起一片碧空

  “隔辈亲”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全区各街道先后聘请了40多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这“五老”,担负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报告员、优良传统宣讲员、校外活动辅导员、净化环境监督员、法律心理咨询员、科技文化传播员、脱贫致富帮扶员、家庭教育指导员、捐资助学协调员、失足劣迹帮教员这“十大员”。

  “五老十大员”到位后就与社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共建共育关系,发挥他们阅历丰富、经验多的优势,帮助孩子们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让孩子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有效地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桃南街道退休老教师迟金荣,曾专门对幼儿园教育情况进行专题调查,提出幼儿教育的合理化建议,多数被各幼儿园采纳。

  公德巡查队爱心献给孩子

  网络世界很精彩,但对家长来说,网络世界也很无奈。未成年人上网吧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曾令很多家长头痛。在桃南街道大力组织下,由退休老干部纪义臣、张长岭等7人组成的“公德巡查队”,利用早晚时间,经常在网吧和娱乐场所巡查,发现未成年人上网,便及时与学校和家长取得联系。在公德巡查队老人的帮助教育下,有二十几个经常沉溺于网吧的小学生摆脱了网络的诱惑。

  去年6月一天夜晚,下着大雨,原是保卫科长76岁的巡查员姜老,在网吧巡查时,发现12岁的小男孩孟蕾。他的继母和父亲外出打工,把他寄放在姥姥家后就杳无音讯。由于受到责骂,小孟蕾经常混迹于网吧等地。姜老将情况反馈给运管社区张冬艳主任,张主任连夜花20元打出租车将孩子送到姥姥家,以后又做通孩子奶奶的工作,将孩子安顿下来。同时,社区也将小孟蕾列为重点对象,帮助解决求学和生活问题。

  今年3月2日,公德巡查队了解到,孙博同学父亲死后,母亲弃子出嫁,把他扔给了毫无经济收入的爷爷奶奶。面临辍学危险的小孙博,桃南街道景丰社区和公德巡查队员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每个学期都与孙博所在学校联系,减免了各项费用,同时还筹集了衣物送给孩子,使他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

  公德巡查队通过这一件件小事,用纯朴善良的爱心,担负起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的神圣职责。

  阳光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

  桃山区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阳光行动,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大事。今年4月20日,桃南街道在局二小语音室,召开了“心的沟通、爱的呵护”家长座谈会,老师与家长之间就孩子教育的方式、环境问题进行热烈讨论,聘请“五老”演讲培养青少年道德规范教育。

  5月8日母亲节那天,一场家长和孩子“妈妈我想对你说”的对话,道出了孩子久违的心里话。刘奇小朋友说出了孩子们共同的心声:“让我有个休息天,不要常和爸爸吵架,我如果有小朋友来一定要热情……”,令在场的妈妈们热泪盈眶。

  用健康文化活动丰富孩子生活。桃南街道教育社区,办了两届“六一”儿童节专场晚会,每次活动都持续2个多小时,节日多达三十几个,台上小朋友和台下家长互动,情景交融,场面热烈感人。帮扶和法制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桃山区各街道在社区内设立了“青少年维权岗”,聘请专业律师做顾问,组织社会力量打击校园外抢劫中小学生钱物和骚扰学生人身安全等不法行为。仅桃南街道就有11名劣迹青少年在“五老”的帮教下重返校园。为了帮扶贫困家庭孩子,桃南街道还成立了全市首家慈善超市,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开展活动以来,已捐资近万元,设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帮助18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二十几名贫困家庭学生申请减免了学费。各街道还相继开展了创建“十好文明社区”、“十星”照社区、“五好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单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