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3日电 (记者 朱丹钰) 鸡西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煤炭工业占到经济总量的40%;然而,鸡西人意识到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下,鸡西人不等不靠,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向导,大力发展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使鸡西市尽快的走上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延长产业链条 增加产业的附加值
早在“八五“时期,鸡西人就意识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但煤炭工业又是鸡西经济的主要支柱,于是鸡西人开始考虑煤炭资源的深加工问题。在鸡西市恒山区,记者参观了当地最大的洗煤产业基地佳源集团。该集团投资一个亿用于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生产通过洗煤过程做到产业链条的延长。
在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煤泥,鸡西人从以往的浪费掉变成现在利用煤泥进行型煤的生产,型煤的产出成为供应当地民用供热的主要能源。在开采煤炭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煤矸石则通过粉碎加工,形成新的墙体材料。通过洗煤过程形成的精煤再通过焦化的过程成为炼钢的主要能源。在这一焦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气又可以应用到民用方面。
鸡西的煤炭深加工已经做到煤炭资源的全面利用,使任何的生产产生的废品都变废为宝,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煤矸石利用的一些瓶颈
据当地人介绍,鸡西的煤矸石保守估计占用了大约1亿亩的耕地,在鸡西随处可见高耸的煤矸石山,这些矸石山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产生自燃,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 |
随处可见的矸石山 |
鸡西人为了保护环境同时也减少煤矸石对土地的大量占用,他们通过煤矸石制成新型的墙体材料,但记者在鸡西市城子河区的永丰矸石砖厂看到,煤矸石的利用还存在一些瓶颈。
鸡西市城子河区的永丰矸石砖厂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已经停产,造成停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资金的不足。
据永丰矸石砖厂的负责人介绍,矸石砖的销量非常好,按现在的生产规模,30年内可以吃掉鸡西市的所有矸石山,但现在的矸石转化利用产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缺少资金是阻碍煤矸石转化的主要障碍。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的企业从2000年开始运作至今为止已经投入了800多万资金,煤矸石转化的项目已经上报国务院立项,但资金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当地政府以及个人投资者已经没有能力再进一步扩大生产,他们迫切的希望省内外的投资者能够看到煤矸石转化利用的优势,能够注入资金共同开发这一低成本高产出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