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绥芬河木材市场“停市”事件调查
2005-08-24 19:08:57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4日电 从8月2日起,黑龙江省口岸重镇绥芬河的木材市场突然出现了停运现象。这场风波起因于有关部门两项收费的提价,继而引发了木材商对不合理收费的积怨。这次由个体行为引起的停止交易,导致了绥芬河木材市场整体近10天的萧条。

  12日,当地木材商会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协商,目前部分木材商已开始交易。近日,记者赶赴绥芬河对这次市场风波进行了调查。

  难见交易,木材列车停在道线上10日,绥芬河高温,太阳火辣辣地照在火车道线上。绥芬河的木材市场沿火车道线分布,随着规模地不断扩大,一些木材加工企业已经零散分布到了绥芬河收费站附近。

  据生活报报道称,记者所在的南木台靠近铁轨沿线,是木材贸易的发源地,也是绥芬河木材市场的中心区。然而,当天木材市场的核心地带却异常冷清。当日还不到11时,铁轨两侧已见不到人影,一堆堆的圆木堆放在货场上,听不到电锯作业的声音。

  鲁滨公社木材加工厂的蒋云国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天,正常情况下工厂根本就没有空闲,几十名工人换班吃饭还忙不过来。据蒋云国介绍,绥芬河现有数百家木材加工企业、上千台锯。按照一个车皮运载60立方米木材计算,这里每天的吞吐量可达到两万多立方米。而现在,由于无人接货,这些圆木全都滞留在铁路上。

  按照蒋云国的指点,记者穿过木材市场的专运线,来到绥芬河铁路货场。这里一列列未来得及卸车的木材专列在铁道线上排起了长队,新到的货车仍在不断开进来,将空闲的铁轨占满。一个铁路的职工私下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铁路上已经压了600多车的木材,这种情况是绥芬河铁路口岸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

  据介绍,从俄方过境的木材除了少部分采用圆木联运的方式运走之外,其他大部分木材全部落地加工,变成板材、木方等半成品后再销往国内各地。现在的情况是,聚集在铁路周围做加工生意的木材商不接货,而从俄罗斯运来的木材还在一如既往地向绥芬河发货,自然就积压在铁路上。

  记者在铁路专运线附近穿行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一个正在做生意的南方老板。“没有办法啦,没有钱赚,哪里还敢接货。”南方老板说。

  据这位老板介绍,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接过货了,如今卖的木方都是以前的剩货。说起不接货的原因,南方老板显得很激动:“搞一车木材十万元,反倒得赔钱,这哪里是做生意?”站在一旁的本地买主笑着对记者说:“看来这次是把这些南方木材商逼急了。”

  由收费而起,个体行为演变成市场萧条在绥芬河另一个较为集中的木材市场——龙江商联后院,记者找到了几个愿意介绍情况的木材商,他们向记者介绍了这次木材市场风波的来龙去脉。

  据木材商们介绍,木材是绥芬河对俄贸易的支柱项目,在绥芬河的贸易总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国内的服装、蔬菜等轻工业品、农产品出口俄罗斯的同时,中方进口的主要商品就是木材。2004年,俄罗斯的木材经过绥芬河的过货量达到了创记录的617万立方米,成为我国木材行业的主要货源地。在对俄贸易的三大口岸中,绥芬河的木材过货量名列前茅。然而就在这个行业当中,一直存在着乱收费行为。

  木材商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收费项目一览表,里面列举了装卸费、集装箱车费、车皮代理费、加固材料费、检疫费、装车延时费、盖车收费等八项内容,涉及多个部门。木材商们说,这些收费都存在不合理的内容。 据介绍,以检疫费为例,木材商们认为是搭车收费。按照有关规定,每车木材在过关的时候已经由检验检疫局进行了正规的检验,而绥芬河林业局又委托当地一家公司对木材进行所谓的二次检疫,并由绥芬河林业局收取每车皮210元的检疫费。木材商反映强烈的还有车皮代理费。木材商们向铁路部门申请不到车皮怨声载道,要获得车皮必须通过绥芬河的一家公司,并且每车额外多付660~780元申请车皮的费用。“我们搞不懂,铁路向顾客提供服务是份内的工作,为什么又让一家公司在中间向我们收一笔代理费?”木材商气愤地说。

   “木材市场就像唐僧肉,谁都想上来咬一口。”一位木材商说。他向记者出示了一张刚刚交完费的单据,记者发现,除了金额之外,上面既无收费单位名称,也无收费单位公章。从单据上看,具体交的什么费用也搞不清楚。 据介绍,近年木材商们曾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乱收费的情况,去年还打过报告,但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答复。

   今年8月1日,铁路部门的两项收费再度大幅上涨,其中车皮代理费涨了160元至180元,铁路专用线使用费由50元涨到了250元。

   8月2日,绥芬河木材市场内的业主纷纷停止接货。3日,停运、停锯的木材商越来越多,木材市场陷入萧条。停运持续了两天,8月5日,绥芬河铁路部门暂停调整车皮代理费和铁路专用线使用费,实际收费恢复到上涨之前的水平,但木材市场依然没有重新启动。

  一位木材商说:“现在不单纯是铁路这两项收费降不降价的问题,想重新启动市场,就要彻底规范一下木材市场的收费。”

  强行落地,有关部门着手解决风波10日,记者在龙江商联木材市场看到,道路两侧垛着一堆堆的圆木,尽管市场内人气冷清,木材堆的高度却仍在不断增加。圆木堆上钉着强行落地的木牌,牌子上标明了圆木所在的车厢编号。

  据介绍,8日,绥芬河市口岸委和铁路部门对圆木实行了强行落地,大批的木材被从车皮上卸下来,堆放在铁路沿线和木材市场内。据绥芬河车站一位负责人介绍,这是一种应急措施,因为口岸的停车能力有限,积压大量的车皮将给车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市场风波发生后,绥芬河市政府召开了市长办公会,并组成了调查组。

  8月9日,当地媒体刊登了《七条建议解决木材收费问题》的文章,称政府部门对木材商反映的问题做出了回应。《建议》责令收取检尺费的祥瑞公司加强管理,搞好培训,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再收取相应费用。同时,对其他几项收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然而,木材商们认为这个决定避重就轻,不解决实际问题,停运仍在继续。

  为启动市场,政府部门做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包括与木材市场的福建商会进行磋商以解决停运问题。10日,记者找到了参与处理此事的绥芬河物价局的李局长。据李局长介绍,调查处理仍在进行当中,现在还没有结论。木材商们反映的所有收费中,只有派出所收的看货人员办证费20元没有依据,现在这项收费已经不收了,其他收费都是政策允许的。

  李局长认为,这次市场风波与政府收费没什么关系,木材经营利润低的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使国外的木材竞相提价。”

  在绥芬河火车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也认为,他们的收费都是合理的。据介绍,风波发生后,车站找到口岸委和政府部门进行积极协商,以顺利解决问题保证线路的畅通。“现在不是我们的问题,铁路的几项收费都解决了,地方上的没解决好。”他说。

  政府出面,不合理收费已停止收取12日,由政府部门牵头又召开了一次协调会,并在会后形成了一份纪要,算作木材风波的调查结果。记者当天分别采访了绥芬河市副市长张某、绥芬河口岸委员会主任张某、哈尔滨铁路局外事处刘某、绥芬河车站负责人谢某,被采访者均不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当记者提出要看一下事件调查后形成的会议纪要时,不知什么原因,各方互相推托,均不愿向记者出示。 13日,经过多方工作,某部门负责人终于同意向记者透露部分会议的内容。据介绍,调查组总结了木材商们反映的14项收费问题,其中铁路部门有十项,地方四项。会议做出决定,四项费用——检尺服务费、看货人员办证费、防火喷涂费、锯头费暂缓收取或是未接受服务不收取,熏蒸费、物流服务费等几项大家反映强烈的费用,政府部门继续协商,下一步做出决定。

  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林业部门收取的检疫费也极有可能被取消。按照国家五部委1993年和1998年两次通知的说法,地方林业部门没有权力对进口检疫部门检疫过的圆木二次收取检疫费,圆木落地超过21天期限需要二次检疫的,也只能向货主收取工本费10元,而绥芬河进口圆木现在是每车收费210元。

  “市场的分配不是由某些人或某些部门所能决定的,人为地去改变它,难免会损害大家共同的市场。”一位熟悉绥芬河市场情况的人士说。 据了解,政府的协调会议后,木材市场内的部分木材商开始恢复正常经营。一位木材商告诉记者:“现在这个结果我们也并不是很满意,我们要求收费增加透明度,合理的我们支持,不合理的一分钱也不能收。同时,国家文件规定的收费,政府部门应该公示出来,让广大客商心中有数。”

责任编辑:连冬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