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24日电 从8月2日起,黑龙江省口岸重镇绥芬河的木材市场突然出现了停运现象。这场风波起因于有关部门两项收费的提价,继而引发了木材商对不合理收费的积怨。这次由个体行为引起的停止交易,导致了绥芬河木材市场整体近10天的萧条。
12日,由绥芬河政府部门牵头又召开了一次协调会,并在会后形成了一份纪要,算作木材风波的调查结果。记者当天分别采访了绥芬河市副市长张某、绥芬河口岸委员会主任张某、哈尔滨铁路局外事处刘某、绥芬河车站负责人谢某,被采访者均不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当记者提出要看一下事件调查后形成的会议纪要时,不知什么原因,各方互相推托,均不愿向记者出示。 13日,经过多方工作,某部门负责人终于同意向记者透露部分会议的内容。据介绍,调查组总结了木材商们反映的14项收费问题,其中铁路部门有十项,地方四项。会议做出决定,四项费用——检尺服务费、看货人员办证费、防火喷涂费、锯头费暂缓收取或是未接受服务不收取,熏蒸费、物流服务费等几项大家反映强烈的费用,政府部门继续协商,下一步做出决定。
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林业部门收取的检疫费也极有可能被取消。按照国家五部委1993年和1998年两次通知的说法,地方林业部门没有权力对进口检疫部门检疫过的圆木二次收取检疫费,圆木落地超过21天期限需要二次检疫的,也只能向货主收取工本费10元,而绥芬河进口圆木现在是每车收费210元。
“市场的分配不是由某些人或某些部门所能决定的,人为地去改变它,难免会损害大家共同的市场。”一位熟悉绥芬河市场情况的人士说。据了解,政府的协调会议后,木材市场内的部分木材商开始恢复正常经营。一位木材商告诉记者:“现在这个结果我们也并不是很满意,我们要求收费增加透明度,合理的我们支持,不合理的一分钱也不能收。同时,国家文件规定的收费,政府部门应该公示出来,让广大客商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