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市民“洋葱头”建议引起反响 街头热议“圣?尼古拉”复建
2005-08-24 15:30:58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8月24日电 一石激起千层浪。23日,记者的电话被关心“圣·尼古拉大教堂”的读者打得炙手可热。对本报刊登的《原地复建喇嘛台五个洋葱头》一文,哈尔滨市民发表的各种看法可分为四大类:有支持胡泓方案的,有主张完全复建的,有认为保持现状的,还有提出其他改造设想的。

  观点一:完全复建喇嘛台

  当20世纪来临之际,哈尔滨市区楼群稀少,最大的建筑是刚落成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如今,21世纪走到了第五个年头,可人们一直不能忘记那个被民间称为“哈尔滨龙头”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市民谭开勋表示,50岁以上的哈尔滨人,多少都会对喇嘛台心存好感。那时候,去哈尔滨大冰场滑冰,到哈尔滨少年宫活动,每每看到圣·尼古拉大教堂,都能切身感受到它的雄伟和美丽。

  “拆喇嘛台的时候,我正在上高中。”道里区城管职工孔维春说,如果要重建喇嘛台,就应该按照原来的样式,原汁原味地把喇嘛台恢复。市民程彦说,建就要完全复建,这么好的旅游资源,用不了几年,就能收回投入成本。家住交通街的张树英说,现在的博物馆广场建筑太压抑,小时候看到的喇嘛台非常漂亮,应该完全恢复。

  “我在大连理工学院上大二的时候,一位同学把我拍摄的一张喇嘛台照片要走了,等我放假回到哈尔滨的时候,喇嘛台已经被拆掉了。”现年63岁的孙永旺回忆说,如果政府有改造喇嘛台的计划,一定要尊重历史,完全恢复。

  “武汉的黄鹤楼能够复建,为什么哈尔滨的圣·尼古拉大教堂不能复建?”市民姜明武动情地说。

  市民林宪同说,如果复建了圣·尼古拉大教堂,哈尔滨火车站也改造了,圣·伊维尔教堂也恢复了。想想看,外地人一出哈尔滨火车站,往道里区走,看到的是“伊维尔”;往南岗区走,眼前就是“尼古拉”。

  观点二:洋葱头方案可行

  市民高先生认为,胡泓的方案可行,比现存的方案要好。如果有实施的可能性,建议从现有的阳光大厅到洋葱头之间设置自动滚梯,方便群众出入。

  67岁的市民盖弘对记者说,当年喇嘛台被毁,是历史的错误,洋葱头方案让人眼前一亮。博物馆广场,是哈尔滨的重要窗口,哈尔滨缺少大型雕塑,建议相关部门论证洋葱头方案,用雕塑的手法擦亮哈尔滨的窗口。

  “我代表我们办公室的所有同事,表达对原地复建喇嘛台五个洋葱头方案的支持。”哈市某研究所工作人员薛聆东激动地说,哈尔滨的建筑美,国内其他城市根本无法比拟。

  “博物馆广场,是哈尔滨最好的地点,这么好的地点就应该有最好的建筑方案来实施。”东方学院潘明德教授说,看到胡泓的这个方案,心里特别痛快。博物馆现在的建筑,和周边现存的欧式风格建筑格格不入。喇嘛台,曾是哈尔滨的一个标志,如能采用现代手法重现历史辉煌,无疑是功在当代。曾在松花江图片社工作,现就职于工程机械厂的孙秉涛老人说,如果这个方案能够实施,愿意捐献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观点三:不能再建四不像了

  市民孙伟龄表示,在博物馆广场原址复建喇嘛台的五个洋葱头,意义不大,更何况是采用玻璃、不锈钢和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有些四不像。如今,博物馆广场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如果重建,也应该建一个交通程控塔。如果要复建喇嘛台,可以从烟厂到哈铁文化宫之间的地段,选择一块空地,按照原貌重建。

  “在我小时候的日记本上,有很多喇嘛台的图片。”家住北京街60岁的周霖芝大娘表示,如果博物馆广场要改造,就要把喇嘛台重新恢复起来,不能采用别的替代办法,否则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现住在大庆的哈尔滨人郑杰老先生打来长途电话说,1950年的时候,参军离开家乡,当时的哈尔滨,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喇嘛台。如今回到哈尔滨,经过博物馆广场,总觉得缺点什么。如果政府有了改造博物馆广场的打算,就要精益求精,一定不能再搞出一个四不像。

  观点四:要确保交通功能

  爱好美术的于隆政认为,原地复建喇嘛台五个洋葱头方案有些不成熟。建筑是一个城市凝固的历史,不能当时看着可以,过几年回头一瞧,就觉得很失败。如果这样的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首先要把博物馆广场的功能定位彰显出来,要做就做精品。

  市民徐平建议,博物馆广场首先要考虑交通功能。省政府转盘道扒了,车行速度快了,博物馆广场现有的阳光大厅也应该扒掉,为此处变成单一的十字路口扫清障碍。

  原哈市建委总工程师何振东认为,原址复建喇嘛台已不可能,原因是现今博物馆周边的建筑已经让喇嘛台失去了存在的大空间。再有,如今的博物馆广场已经变成了交通广场,这样的地方不适合建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任何醒目建筑。

  在此起彼伏的热线电话中,在市委机关工作的王远贺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标志性的地点就应该有标志性的建筑,这么多年来,哈尔滨风光出了很多本画册,没有一个摄影师选取“玻璃大棚”反映哈尔滨日新月异的变化,值得深思。我们应该站在延续历史和尊重未来的高度,建设哈尔滨,让一些点睛之作真正能够几十年、上百年不落伍,经得起历史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