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1日电 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背心、手持97—l式防暴枪,笔挺的身板、严肃的面容、犀利的眼神——每次经过银行大门时目睹这样的情景,我们的内心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两种“悸动”:一种是惊惧,希望迅速远离,越远越好;一种是好奇,想摸摸那枪是不是“真家伙”,那身上罩着的外衣下有没有防弹衣……
这些让我们莫名悸动的人,就是被誉为“现代镖师”的押运员。
“哈尔滨舰”上的第一位哈尔滨人
虽然众多英武的男士都希望成为现代“镖师”,但并非每一个应征者都能如愿以偿。除须通过严格的政审外,还要求身高1.75米以上,年龄20周岁以上,有哈市户籍,高中以上文化。即使应聘成功,也只是跨入“镖局”的第一步,要练成一身过硬的本领真正参与“走镖”,还要通过长期高强度、高难度的军事训练,要有与武装押运相配合的身体素质。因此,押运员多以退武军人为主,其中有的在特种部队当过兵,有的在公安系统工作过,当然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及特殊人才。
刚刚参与“走镖”十几天的郎义华有个特殊的身份——曾是赫赫有名的“哈尔滨舰”上的第一位哈尔滨籍士兵。
郎义华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10年前,入伍后的郎义华成为第一个被分到海军“哈尔滨舰”上的哈尔滨人,在舰上当安全引导员。他随舰出访过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秘鲁、智利、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多次受到嘉奖,还被授予“优秀士兵”称号。哈市领导在参观“哈尔滨舰”时,曾握着郎义华的手说,希望他转业回哈尔滨工作。
郎义华转业后真的回到了家乡。他先读了两年夜大充实自己,并在派出所当上辅警,今年又考入“龙江押运”。像所有初人“镖局”的新兵一样,郎义华要接受1个月的封闭式训练,擒敌拳、散打等,招招式式都是硬功夫。百发百中也是“现代镖师”必备的看家本领,押运员配备的是97-1式防暴枪,在与劫匪的对抗中,要以最快的速度推上扳机。这些对于在“哈尔滨舰”上服役7年的郎义华来说,全都轻松通过。
郎义华说,他现在已参与“走镖”,“走镖”的过程就是随时警惕危险的过程。多年来,“龙江押运”一直安全运营,“但安全并不等于高枕无忧,我们随时随地准备防御突然而至的危险。”
师从少林学六年每天打坐两小时
据了解,“龙江押运”共有200余辆运钞车,800余名押运员。除担负全市1000余个金融网点的押运工作外,也负责一些商店、医院、收费站等钱款押运工作,在哈市举办的—些珠宝展览等,也由押运员们充当“镖师”。
押运员中不乏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27岁的王向东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在大冬天都仅穿十条单裤的“酷哥”告诉记者,他的“硬身板”是在少林寺拜师学艺6年练就的。
王向东是呼兰人,从小就好耍枪弄棒,亲属们都感觉这小子是块练武的“好坯子”,于是在他14岁时把他送到少林寺学艺。此后6年里,王向东不但学会一身本领,少林寺和谐固结的氛围和处处为人的思想理念更让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2000年,王向东考入“龙江押运”公司。在一次押运过程中,王向东看到运钞车6b前方始终行驶着一辆小汽车,运钞车在银行前停下后,该车也立即停下,而且那辆车的司机下车后,右腰间鼓鼓囊囊。 “有枪?”王向东一边警惕地按兵不动,一边与上级取得联系。最后证实,那名司机是一企业的保干,也是在押送现金,原来是虚惊—场。
王向东说,干押运这行,警惕性高最重要,“真要交手的话,我这少林功夫也不是吃素的。”至今,王向东仍保留着一些少林寺的传统,每天除坚持练功外,还要打坐两小时。没事时,他也当起师傅,传授给同事们一些简单的少林功夫。
一掌拍碎四块砖该出手时就出手
押运工作是半封闭式管理,每天早晨先进行军事动作训练,随后进入工作状态,取枪提车,到金库装包后分赴全市各大金融营业网点;傍晚时分,再将各营业网点的现金押回金库。看似按部就班,其实充满紧张,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其中有许多献为人知的苦涩。
从部队转业的毛鑫在部队时就练就有一身“横练功夫”,一掌下去,能拍碎摞在一起的四五块砖。但是就是这样的“高手”,也有英雄气短的时候。
在一次押运途中,前面一辆小轿车把运超车的道堵上了,押运员毛鑫下车与女车主商量,希望她能让让道。不料这位女车主蛮不讲理,连吵带骂,还将毛鑫的脸给挠花了,毛鑫忍辱负重,没还一下手。但是面对歹徒,毛鑫可不客气。一次在工行和兴支行,一对老夫女刁取了钱后刚出银行大门,一男子突然在老妇人的腿上捅了一刀,抢过装钱的袋子就跑,正巧毛鑫在此值班,他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小擒拿手法将歹徒抓获。
据了解,“龙江押运”成立7年来一直安全运行,800余支防暴枪至今未发一弹。目前,运钞车已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只要运钞车偏离规定路线5米以上,公司总部马上知晓。货币一经装车,押钞的“镖师”就是最前沿的战士,随时都要准备流血牺牲,难怪他们常说:哨位就是战场,上勤就是打仗,我们要当最好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