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1日电 炎炎夏日,与南方酷热相对应的是黑龙江大地的避暑游。蜂拥而至的国内外游客,让龙江人领会了一个新名词———清凉经济。清凉的夏日正成为一种独具优势且不可多得的资源,这种资源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效益。
避暑旅游频掀热浪
入夏,清凉宜人的哈尔滨魅力大增。耐不住高温酷热的南方游客纷纷把目标锁定在黑龙江,甚至很多全国性的会议也移师冰城。导游“活”忙,旅游车活儿好,景区住房紧俏,机场、火车站客流量不断攀升。黑龙江的夏季旅游掀起从未有过的热浪。
游客的爆增让黑龙江省各大旅行社忙得不亦乐乎,哈尔滨一旅行社负责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她说,今夏的接待人数比过去高出六七成,主要来自上海、广州、武汉等南方省份和国外。不仅人数激增,游人在哈停留时间也由过去的2-3天延长到6-7天。武汉游客张亦蒙说,在黑龙江避暑度假的感觉很“爽”,这种清凉不是空调能带来的,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采访中许多人表示,过去夏季到哈尔滨通常是赴俄出境游中转,这次来不为观光,是专程来享受清凉的!
“凉机”与良机
黑龙江的夏季的清凉资源正在引起关注。仅以哈尔滨为例,哈尔滨夜间一般在17—20摄氏度之间,甚至夜间休息时还要盖条薄毯子。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避暑旅游。据哈尔滨市气象台有关人士介绍,哈尔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降雨集中在6—8月;同时,相对于南方夏季的40摄氏度高温,哈尔滨的日最高温一般在30摄氏度左右,非常适宜避暑。
而这些正是南方游客大量涌入黑龙江的原因。省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1月至7月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62%;国内旅游收入150.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0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48.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45%;国际旅游收入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28%。有的景区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达60%。
经济学者张泰复指出,夏天避暑旅游,可给一个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秦皇岛等著名的避暑城市,每年都接待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次,旅游收入在这些地区的GDP中比例逐步升高。
哈尔滨铁道国际旅行社的黄先生认为,每年来哈避暑的游客保守估计也有三四十万人,旅游总收入过亿元,而且这还是在哈尔滨被动接待避暑游客的情况下。如果哈尔滨把夏季清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避暑旅游品牌,大力宣传经营几年,就可能再形成一个如同冬季冰雪黄金季的夏季避暑黄金季,从而带动哈尔滨的清凉经济发展,做大“清凉经济”蛋糕。
夏季可否成为“黄金季”
除气候凉爽外,黑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地、森林、水体、草原、湿地等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为开发避暑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过去黑龙江偏重于冬季冰雪游的发展,在避暑旅游方面所做“文章”微乎其微,目前黑龙江的夏季旅游没有新鲜的主题,也没有市场的细分,游客看后往往留不下什么印象,也感觉不到黑龙江夏季旅游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那么,如何打造优势,让黑龙江的夏季也成为像冰雪旅游一样的“黄金季”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宋魁教授说,黑龙江省应在大力整合夏季旅游资源、推出新的避暑旅游路线、开拓旅游市场、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打破黑龙江省的冬夏旅游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省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副教授吴琼认为应改变黑龙江夏季旅游市场的无序状态。她说:“天气情况改变了,旅游营销方式也应该跟着改变。比如老年人、小孩、孕妇等特殊人群面对南方气压低、湿气大的天气很难忍受,针对这些人宣传黑龙江夏季避暑休闲度假旅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哈尔滨工业大学旅游专业副教授王民说,凉爽不是黑龙江的专利,游客来黑龙江也不仅是为了避暑,是要在自然给予的凉爽中享受旅游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旅游产品是可看、可感、可参与的。黑龙江长城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梁洪斌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景区在规划建设时,应注重增强景点的可参与性。
一些专家建议开辟几条避暑游的线路。旅游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形成垄断,经营者有了好的想法,花时间、精力设计出新的旅游线路,一旦成行,很快会被模仿,迅速形成竞争。这种竞争方式导致很少有经营者愿意投资搞市场调研、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将其做成精品。因此,专家们认为,旅游线路的开发需要政府适当投入。
目前省市旅游部门已经意识到开发夏季避暑旅游项目及产品了。据了解,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规划确定了全省的旅游形象—————国内旅游形象定位是“黑龙江:夏季清凉世界,冬季冰雪世界”。我们期待着黑龙江的夏季也能像冬季一样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