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31日电 目前,哈尔滨市各区均已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初稿的起草工作。8月30日,在八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各区对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战略设想、发展重点和项目安排等进行了介绍。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史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哈尔滨市各区均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采取设立专门网站、召开各界座谈会、请专家咨询论证等多种形式,“开门”编制规划,提高了规划的民主性;立足区情确定了一批调研课题和专项规划,并重视突出自身优势特色,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在听取了各区汇报后,史文清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需重点研究解决的三个问题。他说,要深刻认识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性。城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载体作用,“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把构筑现代制造业、农业、服务业高地作为战略重点和取向,谋划了投资近5000亿元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哈大齐工业走廊江北工业新区、开发区工业新区、群力新区等5个启动区,新香坊、开发区等5个对俄出口加工区,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等都需要各区加以承接,各区编制好区规划对全市发展极为重要。各区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市、区两级规划要在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主要措施等方面保持一致性。市发改委等市直有关部门要主动深入各区进行对接,各区也要积极去市有关部门搞好规划编制对接。
史文清指出,各区要注意规划编制的差别性。因历史原因,哈尔滨市各区的具体情况有较大差异,各区在编制中应把握区情,突出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走差别定位、借位发展的道路。各区应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发展上体现差别。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产业多元化。
史文清说,规划的编制要提高操作性。在各区已初步形成的规划纲要中,普遍注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分别提出了开发建设各类园区乃至组团式城市新区的发展设想。对于城市空间布局和开发这样的重大问题,应该由市里统筹规划,再视情况由各类开发主体按总体规范要求分步推进,有序实施。各区在规划修改完善中,要对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时序、项目和措施进一步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