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6日电 记者近日走访了哈尔滨市区各大休闲广场和一些开放式公园,发现在这些场所公厕基本上都是收费的,而广场周边、公园角落,甚至公厕后身却遍布着粪便污物。在采访中大多晨练者表示,休闲广场、开放公园公厕收费,有的地方公厕少、开门晚,使他们不得不就地“解决”,他们认为在休闲广场和开放式公园内应设立免费公厕,把建立这些场所的人文关怀初衷落到实处。
哈市近年新建的位于道里区中医街、红霞街、高谊街交汇处的红星健身休闲广场,每天都有上千名市民在此晨练、散步。而偌大的广场却在其东侧只有一个水冲式收费厕所,每人每次5角钱。在公厕不远处的草丛里、墙根下有很多便迹,散发出阵阵臊臭味。广场另一侧的居民楼墙根处污秽遍地。该居民楼的黄女士对此十分气愤,她说:“我家住在一楼,窗户正对着红星广场,原本以为挨着环境优美的休闲广场,能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但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广场没有设立免费公厕,许多晨练者随地便溺,现在我们家窗根下成了晨练者的免费公厕,臭气刺鼻,苍蝇、蛆到处都是,我们夏天连窗户都不敢开。更让我们难以接受的是,有时我们不经意从窗户向外看,就会看到不同年龄的晨练者在窗户下面‘方便’。”
在道里区建国公园内记者发现,该公园里只有一个收费公厕,每人每次5角钱。很多晨练的市民都到公厕后面,或是公园比较隐蔽的角落解决如厕问题。经常在此晨练的王大娘告诉记者,她是无儿无女的低保户,每月只靠200多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如果每天晨练都要花费至少5角钱,那么一个月在此上厕所的费用对她来说就是笔不小的支出。王大娘无奈只能在公厕后面“方便”。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道里区建筑艺术广场、哈尔滨市政府中心广场、香坊公园等各大休闲广场和一些开放式公园的公厕都是收费的。很多晨练者在采访中表示,他们接受不了开放式公园的收费公厕,他们宁愿丢掉面子,到背人的地方“解决”,也不愿意到收费公厕内方便。在哈尔滨市政府中心广场,记者看到有几名晨练者穿越草坪到树丛中“方便”,就在该中心广场唯一一处移动收费公厕后身的草丛里,记者就看到了大量残留的便迹。来此晨练的井女士无奈地说:“这个公厕每天7点多还不开门,我们就是想到那里上厕所也进不去啊。我们也不想到草丛里去方便,可是这么早在这附近再也找不到厕所了。”
在建筑艺术广场有一个地下公厕,据经常来此晨练的张大爷讲,这个收费公厕每天早上8点多才开门,由于开门时间比较晚,很多晨练者都到广场旁边的背街上找旮旯“方便”。
记者了解到,哈市大多休闲广场和开放式公园是晨练者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相应的公厕却十分少,有的甚至没有公厕,这给晨练者带来很多不便。
在位于动力区三大动力路上的母亲广场,偌大的广场上竟然找不到一处公厕,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位老人匆忙跑到广场的浮雕后身去“方便”,记者随后向浮雕走去,还没等走近,一股浓烈的臊臭味扑鼻而来,浮雕后身人们“方便”后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此处已成为人们的“免费公厕”。在道外区维也纳音乐广场、太平公园内,没有一处公厕,晨练者就到附近背荫的地方解决如厕问题。而哈尔滨市政府中心广场位于商业繁华区,每天接待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可是广场里只设立了一个移动收费公厕,而且蹲位的数量也很少仅有3个,其中两个供男式使用,一个供女士使用。遇到高峰时如厕人员不得不在公厕外排队。在市政府中心广场散步的张先生无奈地说:“广场和周围都是繁华地段,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休闲广场晨练、游玩。现在广场上设立了很多啤酒卖点,由于公厕少,一些人喝了啤酒或饮料后,就在广场角落里方便,不但破坏环境,而且有伤大雅。政府应该多修建公厕,缓解繁华区域公厕少的问题。”
许多晨练的市民表示,看到环境优美的休闲广场被草丛中不时露出的污物破坏,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有关部门应该从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休闲广场、开放公园里设立免费公厕,这样既可以给到广场锻炼、休闲的市民带来方便,又会给外地旅游者提供完善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从而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城市随地大小便现象也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