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用错地方的“运动才华”
2005-09-06 09:30:0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宝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6日电 经常看一个名为《行风聚焦》的电视栏目,发现,别看某些基层领导干部体态臃肿,但在“关键时刻”身手却异常敏捷,展现出来的“运动天赋”让人叹为观止。

  踢球。木兰县某居民区有一座违章建筑,不但影响百姓出行,也带来安全隐患,群众多次找监管单位县建设局,迟迟得不到解决,原因就在于建设局几位领导踢了一场好“球”:群众找监察大队,队长说:这事儿需要局长批;找局长,局长说:由主管副局长负责;副局长又说:如果我说得算早解决了,你们该找谁找谁去……在这场游戏中,群众的难心事儿被当成了皮球,在几位官员脚下踢来踢去,始终没有着落。那位监察大队长无意中的一句话泄露了玄机:“这件事上,有背景!”因为“有背景”,于是大伙就心照不宣,合伙踢一场默契球。只苦了那些仍浑然不觉的老百姓,一次次满怀期待地求助于这些人。

  时下在基层,类似这样的“踢球高手”着实不少。据《行风聚焦》披露,克东县公安局欠饭店吃喝款多年不还,业主数次索要,几届班子你推我,我推他。一位前领导甚至说:我已离任了,你跟我说,我有一百句话答复你!

  短跑。为调查一起毁林事件,电视台记者采访某市林业局的一位副局长。可是还未说上两句话,副局长就煞有介事地拿出手机,一边说一边向外走,等记者反应过来急忙扛着机器在后面追时,那位领导突然加速,依仗熟悉地形一溜烟儿地跑掉了。摄像机的画面中只留下一个空空的街道,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号。哈尔滨市几位群众因一起纠纷向某行政主管部门申诉,其间,接待者不能自圆其说,借口上厕所飞快溜走了。金蝉脱壳,一走了之,是许多基层官员的拿手好戏,而且技艺日益纯熟,起跑果断,冲速有力,因此屡屡成功。只可惜,入错了仕途,如果从小专攻体育,或许能驰骋赛场为国争光呢!

  耐力。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如果比耐力,莫过于马拉松。四十几公里的路程,没有超强体能与耐力不可能坚持下来。但我们有些基层干部这方面却并不逊色。同是据《行风聚焦》报道,因一起林地纠纷,群众找到乡政府讨公道,乡领导躲在轿车里避而不见。无奈之下,群众只好苦守在附近等其现身。时值酷暑炎炎的三伏天,那位领导在车子里硬是挺了近三个小时,直到几位群众离去。

  除上面提到的几种,基层干部擅长的运动项目还有许多,如太极拳、空手道……但不论哪一种,归结起来,都是缺乏责任心、不作为的外在表现,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工作作风。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上访呈激增之势,一方面是由于改革触及了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不力所致。一些部门的负责人感情冷漠,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缺乏正确认识,不接待,部门之间、领导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甚至态度蛮横,刁难打击,问题越攒越多,直到把简单的事儿拖复杂了,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个人上访拖成了集体上访,基层上访拖成越级上访,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实际上,群众上访申诉是出于对政府领导干部的信赖,是想找个主持公道的地方,如果每一名基层干部都能正视问题,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耐心解释,做好说服劝导工作,许多问题在基层就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公安机关大接访活动,就是让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解决他们最关切的问题,由于顺应民意,为民解忧,百姓拍手称快,重塑了执法机关亲民、为民的社会形象。

  因此,劝那些惯于在官场展现“运动才华”的基层干部还是刹下心来,把功夫用到正地方,多想想百姓的疾苦,常记着肩上的责任,发挥主动性,在为群众办好事儿、办实事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否则,避重就轻,有实惠就上,见矛盾就躲,迟早要失掉民心,丢掉位子。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