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6日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食品已经步入百姓生活,在一些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以及不少特色便利店里,进口食品的种类和花样越来越多,越卖越火。与此同时,这些特色鲜明但价格不菲的进口食品的包装上中文标志太简略,给消费者的选购带来困难。
记者在哈尔滨市多家大超市卖场看到,有些进口食品标签过于简略,外语水平有限的消费者甚至无法了解商品类别、用途的现象普遍存在。记者在南岗区一超市的进口食品专柜看到,这里的几个货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进口食品,品种涉及调料、饼干、小吃、罐头、饮料、酒类等十几个大类,单品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虽然都贴着中文标志,但是不少标签只是一块邮票大小的贴纸,上面只标注着“名称”、“产地”、“日期”等简单的信息。以一瓶原产地为西班牙的橄榄油为例,标签上除了名称、原产国、生产日期等外,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等含量都没有标注,因没有标注使用方法,一些没用过的消费者都不知道该外抹皮肤还是可食用。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多数人表示对进口食品感兴趣,但不少人读不懂包装说明,除了方便食品外不太了解食用方法、配料成分等信息。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超市里面的进口食品标志应该是符合有关规定的,因为国家工商总局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用中文标明原产国国名、地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等信息,对更多的商品信息标志,并没有相关的强制规定。但业内人士也认为,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商家在中文标签上如果介绍得更详细些,无疑更利于销售和消费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