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7日电 题:部门之间不PK好吗?
最近,有几件事情被社会高度关注,一件是强制婚检还是自愿婚检;一件是住房预售制度应不应该废止的问题;一件是教育部点名批评八省助学贷款没有作为。针对这些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各管事的中央部门都高度重视,态度很鲜明,充分体现了职能部门敬职尽责的精神,这是值得大加赞扬的。但是既然高度重视,而且又敬职尽责,这些老百姓关心的事为什么还难以解决,以致群众反响强烈呢?笔者粗略分析了一下成因,发现这一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部门间利益PK造成的。
拿婚检制度来说吧,卫生部门当然鼓励并希望大家参加婚检,这样,收费婚检自然增加了医院的收入,其实也增加了卫生部门可支配收入,即使由政府掏钱实行免费婚检,也可以让部分医务工作者保住饭碗,有事可干,卫生部门也增加了一项工作业绩。可是卫生部门毕竟不是婚检制度的设定者,《婚姻登记条例》是民政部门执行的,从民政部的角度来说,取消强制婚检实行自愿原则符合老百姓的要求,民政工作显得更人性化,也符合时代潮流。因此,在强制还是自愿上,实际上体现了两个管事部门的利益博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尚未见分晓。
同样的,在住房预售制的废存上,也体现了部门之间的利益PK。针对央行“取消预售制度”的建议,建设部明确表示,“目前还不能取消”,这种分歧就是部门利益作崇所致。房地产调控牵涉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七个部委(实际上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央行),“七剑下山”,确实威震房地产江湖,许多地方房价应声回落。但是在房地产企业的奔走呼吁之下,各部委开始自顾其利起来,建设部依然坚守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防止房价大起大落,这是它的分内之事,废止预售制只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大波动,在调控信心不充分时,建设部的保守做法就是缓行。而央行受到来自银行业的压力,势必支持住房预售制的废止,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消除银行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信贷风险,为银行获得更大利益。国土资源部呢,很低调,原因是由于市场上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国土资源部通过土地市场调节房地产行业的作用已经很小,说与不说无关大局。因此,住房预售制的废存把建设部与央行推到了PK台上。
助学贷款的落实更是教育部、财政部与银行的PK。尽管助学贷款是政策贷款,国家贴息,对众多银行来说,只有那些部委的重点大学的助学贷款者是“香饽饽”,地方的、一般的院校,助学贷款像“干馍馍”,食之无味,不食又怕被惩罚,因此,作为银行的监管部门,银监局对教育部的“三令五申”不发一言。倒是教育部、财政部又是“训斥”,又是“威胁”,又是“最后通牒”,铁腕得很,原因很简单,教育部肩上的担子确实不轻,教育部负不起“学生上不起学”这样的责任,而且谁也负不起。所以,银行也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吞”。在教育部、财政部的高压下,这一问题肯定会有所好转,但是很难得到彻底解决,因为银行毕竟是企业,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没有理由过多地承担政府职责。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部门间的利益纠葛,互相PK,是中国很多事情办不成、办不好的主要原因,政府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排除部门利益障碍,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最大利益,社会和谐才有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