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为扎根农村的教师喝彩
2005-09-08 13:42:57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李晓历 闫秋馥 吴天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8日电 又是9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稚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尤其是乡村教师,他们生活清苦,却情系祖国未来;他们一生致力于农村教育,无怨无悔。他们的无私赢得了尊重,他们的奉献令人钦佩。

  “教师是最伟大的事业”

  33岁的胡艳,1991年从鸡西市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柳毛乡中心小学任教至今,已有14个年头了。每年的教师节,没有贵重的礼物,也没有娇艳的鲜花,贫困似乎剥夺了教师节该有的喜庆氛围。然而,孩子们亲手采摘的野花、自制的简易卡片、椅垫等朴实的礼物,在胡艳的心中,却珍贵无比。

  “农民的孩子,还要回到农村来。我要为家乡的教育献一份力,要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们的命运。”这是胡艳最坚定的誓言。说到教师节,胡艳感慨万千。“最难忘的是我从教第三年的那个教师节,早上一到教室,一个学生也没有,愣了几秒钟后,孩子们从桌子下面钻出来,齐声说:‘老师,节日快乐!’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小脸,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虽然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却令我终生难忘。”

  胡艳已连续10年被评为乡优秀教师。今年的教师节,除了接受表彰和学生们的祝福之外,她还要去看看自己的老师,为他们送去诚挚的祝福。胡艳的家人也准备在今年的教师节送她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胡艳感动之余,骄傲地说,“教师虽然清苦,但却是最伟大的职业。”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

  鸡西市二十三中学优秀教师郭文源,从教十年来,一直扎根农村,为农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他用满腔热忱去教育、呵护孩子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深山花园。十年的耕耘,十年的浇灌,换来了山花烂漫,硕果满枝。

  郭文源1995年绥化师专毕业后,分配到原麻山联中———一所乡办的农村中学。初到时,那里环境恶劣,甚至连电灯都没有。青年教师陆续地调走,只有他,一干就是十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民教师,我只有将全部的精力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这里是我实现梦想的天地,这里是我施展才华的空间,我热爱这里的每一名学生。”在他十年的从教生涯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不善言谈的郭文源,在谈起教师节时,却道出了心底最朴实的语言。“每到这一天我都很开心,我觉得那是属于自己的节日。”由于贫困,他没有收到过贵重的礼物,学校也从来没有过聚餐,但同学们亲切的问候和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小玩具等礼物,仍然令他感动。偶尔,他也会在教师节当天和同学们搞联欢活动,虽然简单,却意义非凡。

  每当人们赞扬他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一切都要向前看,才会有发展。”

  胡艳、郭文源只是众多农村教师中普通的一员,许许多多的山村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真诚地为扎根农村的教师们喝彩。同时,也祝福所有的教师,节日快乐!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