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1日电 昨天,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联席总裁纪杰先生、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懿宸先生,专程率队来到哈尔滨市参加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庆祝活动。作为哈药集团的两大外资股东,华平集团与中信资本将带给“新哈药”怎样的未来?两大投资公司在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将有何作为?华平集团4位高层负责人及中信资本总裁就此接受了在哈媒体的集中采访。
携手培育行业先锋
纪杰说,华平集团十分看重企业的管理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往往能够吸引华平投资,哈药的管理团队无疑是目前中国医药行业中最优秀的一个。“哈药团队具有敬业精神和凝聚力,其对市场的洞察能力和对营销方式的驾驭能力超强,哈药在国内医药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等,都是吸引华平之处”,与哈药高管有过多次近距离接触的华平董事、总经理孙强这样认为。他说,华平集团在哈药的投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所谓“天时”即恰逢市委、市政府大面积推进国企改制之机;所谓“地利”即市国资委全力支持使重组得以实现;所谓“人和”即哈药管理层的全力配合和双方近乎一致的价值认同面。“人和”是至关重要的。
增资扩股后,华平集团对哈药的发展战略有哪些新构想?对此,纪杰表示,哈药已具有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在抗生素和保健品等部分品种上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这为哈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华平集团的构想是,使哈药更加以市场为主导,加大研发力度,并利用已经形成的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推出新产品,把哈药建成中国医药产业的领头羊,进而整合国内的医药产业,实现国际化。
“哈药版”极具示范意义
纪杰称,在哈药的投资是华平非常成功的案例之一。“哈药版”投资在结构上表现十分复杂,投资不仅涉及哈药股份和三精药业这两大上市公司,而且涉及哈药集团层面。由于华平率先尝试私募基金参与国企改制,实际操作中必然遇到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这项投资的成功意义更加深刻。
成功为“家乡企业”哈药引入华平集团的中信资本总裁兼董事张懿宸也称,哈药增资扩股极具示范意义。作为市政府顾问、市政协常委,有着浓浓故乡情结的张懿宸对哈市企业了解十分深刻:国企包袱沉重,改革难度大,难于找到恰当的投资者。国内许多失败的国企改制,往往败在投资者的投资能力不足。随着越来越多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哈尔滨,哈药集团增资扩股的示范意义将会凸现出来。
在谈及如何使哈药增资扩股的终极示范意义显现出来这一问题时,华平集团高级顾问哈罗德·布朗与亨利·沙克特先生还分别为“新哈药”献计。沙克特提出,哈药投资各方应保持协同一致的关系,外资股东、市国资委及管理团队与股东,都应当保持一致的共识,这是“新哈药”成功的基石。布朗先生也建议,“新哈药”在高速发展中尤需注重“细节管理”。
愿在哈拓展合作领域
据了解,华平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私募产业投资基金,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专业股本投资公司之一,目前管理的投资规模达190亿美元。布朗先生介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华平集团已形成一套独特的投资风格,如在投资上有耐心、依赖企业当地管理层、平均投资期在5年至10年之间等等。无论投资公司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也无论被投资公司归属哪一个行业,华平集团都具备使其价值增加的能力。
“华平不仅要做好在哈药项目上的投资,尽快开展能够增加哈药价值的工作,使之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而且将选择更多的领域进行投资,使更多‘灰姑娘’一样的企业成为明星企业。”纪杰先生表示,华平集团愿在哈尔滨开展更多领域投资,也愿在更多企业上投资。
另据孙强透露,继哈药增资扩股成功后,华平集团、中信资本已与哈尔滨有关方面达成一致,拟参照哈药股本结构中各投资方比例在哈组建一家新的投资公司。初步计划该公司投资领域重点包括机床加工、机械制造等加工类项目,资源开发性项目,以及地区性的金融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