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3日电 昨天,为迎接哈尔滨“千年文脉、百年设治”纪念庆典活动,黑龙江省档案馆公布了“哈尔滨关道设治”方面的历史档案原件,翔实地记录和再现了哈尔滨关道的设治背景、设置沿革、道员的任免和衙署修建的规模、分布范围。这是了解、研究和考查哈尔滨设立最早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暨确定哈尔滨设治纪念日的第一手珍贵史料。
黑龙江省档案馆已专门组织研究人员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调研馆藏中有关“哈尔滨关道”方面的资料,编制出专题目录29件。内容涉及机构设置、道员任免、衙属修建三部分。
机构设置方面主要有:署吉林将军达桂、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会商及亲笔会签奏请朝廷裁撤吉黑哈埠两交涉局设道员折稿;吏部为知照吉江两省添设道员奉硃批示给黑龙江的咨文;滨江道呈报道署员弁衔名单。
道员任免方面主要有:首任道员杜学瀛、继任道员萨阴图、施肇基的委署、实授、交接、启用印信及呈报个人履历等。
衙属修建方面主要有:光绪三十二年七月绘制的哈尔滨关道衙署平面图;料估修建工程需用工料钱款清单及吉江两省会商筹拨、报请核销工程用款,咨请拨款免于折扣等。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哈尔滨逐渐成为东北的重要商埠与南北交通枢纽。1905年九月初七,吉林将军达桂与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联合奏请设立哈尔滨关道衙门,关奏请以候补知府杜学瀛试署道员(即道台)之职,十月初四(10月31日)得到清廷批准。1906年,杜瀛赴任,并于四月十八日启用木质关防(一种官印)。关道衙署把地址最终选定在四家子(今道外区北十八道街附近)。同年秋,仿照吉林分巡道署的结构开始动工,1907六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