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9月25日电 今年25岁的哈尔滨青年王某和同龄的妻子李某近日到民政部门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理由只有几个字:"感情不和。"分手的这一天,距他们挽手登上婚姻殿堂仅过了半年时间。
据了解,随着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改革,当今社会上"短婚族"骤然增加。哈尔滨市民政部门最近的一项统计表明,今年1~9月份,这个市发生协议离婚11845起,其中婚龄不足1年的有100起以上。哈尔滨市道里区法院今年8月份受理的离婚案件中,婚姻存续期不足3年的占十分之一。
民政部门有关人士分析说,"短婚族"的年轻人中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离婚的原因并非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都是些饮食起居之类的小事。简单说,就是"独"惯了,不懂得互相谦让和宽容。比如王某和李某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初期,他们也同其他小夫妻一样,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可时间一长就变了样。小夫妻经常因为谁做家务活、平常支出一类的琐事闹别扭,最终竟闹得不可开交,终于让婚姻到了尽头。
目睹"短婚族"在婚姻的"围城"进进出出,民政工作人员不无焦虑。他们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婚恋上一味追求激情,而一旦进入婚姻的现实生活,就难免原形毕露,相互都感到失望和不满,难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从而对婚姻失去新鲜感和信心。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婚外恋是导致婚姻破裂的一个致命杀手,"短婚族"亦如此。从事销售工作的郑先生新婚不久就出现了危机,为了从无休止的争吵中摆脱出来,他选择了逃避,主动向公司要求常年驻守外地。在寂寞的驻外生活中,他结识了一位网友,很快就突破了一般朋友的界限。7个月后,郑先生回到家与妻子分了手。
哈尔滨市道里区法院法官张齐斌说,"短婚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再婚的老年人。50多岁的张先生和崔女士两人都有过婚史,两人认识没多久就于今年5月登记结婚,可是结婚后双方很快发现在性格、爱好及生活习惯方面都不能完全适应对方,这场婚姻仅维持了二个多月就结束了。张齐斌说,婚姻登记手续的简化,也使过去一些不希望张扬的老年人再婚率提高,但双方一旦在生活方面稍有磨擦也就不再碍于面子"将就"过日子。
黑龙江省社科院的婚姻专家认为,婚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生活的"细胞",它的稳定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能否稳定与和谐。尽管新《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赋予了公民更多的婚姻行为自由,但开放的社会中人们应当更加珍视这种自由,更加理性地作出婚姻选择,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担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