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电 佳木斯市郊区(永红)强力推进奶牛、生猪两大优势产业,通过实施专项推进,突出做好招商引资、壮大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建设等几项重点工作,使全区产业化畜牧业呈现出整体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了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这个区成立了奶牛和畜牧业两个专项推进组,制定专项推进方案,层层细化任务指标,落实到村,明确责任,实施专项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奶牛存栏3377头、生猪饲养量38.1万头、肉牛饲养量6.2万头、肉羊6.3万只、家禽458.4万只,牧草种植4000亩,青贮玉米5000亩。新引进的中山公司是占地6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20万头生猪的屠宰加工企业,目前,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已完成,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长青种猪场投资100多万元在长青乡万庆村进行扩建,已引进种猪500头。这些龙头企业的引进,大大增强了这个区畜牧生产和加工能力,带动了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在近期的全市畜牧水产会议上,该区以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这个区大力推进现代化牧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做到规模合理、品种优良、饲养规范、管理科学。以科技大集为载体,充分利用科技讲座、音像资料、简易手册、宣传单等形式,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各类养殖手册3500余份、宣传单2000余份、挂图200份。由该区畜牧局两名业务副局长带队组成服务队深入到乡镇、村屯,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入户进舍现场指导,积极推广普及高产奶牛舍饲、绿色大鹅生产等多项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动员养殖户由兼业养殖向专业养殖发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村、专业小区和养殖大户,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增加养殖数量,不断提升畜禽生产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在巩固、扩大和提高原有小区、专业村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专业村5个、大户78个。目前,全区各类养殖小区总量达到126个、专业村32个、大户1200余户。
这个区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加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提高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好了重点动物疫病的免疫,对17种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各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了省定标准,确保无大疫情发生,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安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强化生产与市场间的联接。组织成立畜牧业发展中介组织,使分散的养殖户通过协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起来,组建营销服务网络体系,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产后服务。目前,已成立了敖其镇永和村养猪协会、永安养鸡协会、大来镇南城子村养猪协会等20多个养殖协会,各级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已发展到36个,经纪人队伍发展到2260人。这些组织和协会已成为联结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产业化畜牧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