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图文】“他的性格非常适合当航天员”——家人、同学、老师眼中的翟志刚
2005-10-08 07:29:3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薛明 姜雪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为翟志刚前年与家人合影。 姜雪松翻拍

  东北网10月8日电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升空,从黑龙江省龙江县走出的航天员翟志刚再次成为中国载人飞船航天员的热门人选。据了解,“神六”发射前5小时才会确定最终人选。作为“神五”升空时的2号候选航天员,翟志刚与队友合作出任本次“神六”驾驶员的可能性最大。目前,他已在酒泉发射中心待命。

  从龙江县一个普通农家孩子到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首批航天员,翟志刚所走过的成长之路,既洋溢着军人的自信,也播撒下农家子弟的坚毅汗水。10月6日,记者来到翟志刚的老家——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通过他的亲属、同学和老师的讲述,感受到稳重、自信、有团队精神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的航天之子。

  兄长眼中的翟志刚:稳重

  记者一路打听来到龙西村。三间简陋的砖房,一畦红艳的土豆花,龙西村中一个干净、朴素的农家小院内,居住着翟志刚的两个哥哥。这里也是翟志刚19岁前一直生活的地方。

  “志刚从小就稳重、懂事、重感情、能吃苦。”提起比自己小8岁的弟弟,翟志刚的大哥翟志强有说不完的话。在翟志强家墙上的画框里,一张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的三人合影照片格外醒目。翟志强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翟志刚前年参加母亲葬礼时带回来的,上面有3位宇航员的亲笔签名,全家人都非常珍惜这张照片。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翟志刚的父亲长年卧病在床,母亲贾桂芝每天起早贪黑卖瓜子,供6个子女全部读到了高中毕业。

  翟志强告诉记者,翟志刚生性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非常懂事,对人彬彬有礼,几乎从未与邻居、同学红过脸。看到母亲的辛苦操劳,翟志刚放学后经常帮母亲炒瓜子。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航天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炒瓜子的手艺也非常棒。翟志刚还利用假期到工地上打短工,给自己挣学费。1985年,翟志刚入伍。那时部队的津贴每月12元,头两个月,翟志刚一分没花,都给家里寄了回来。

  2003年,就在翟志刚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航天员的前夕,母亲病重。怕他担心,家人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他。直到“神五”发射成功后,翟志刚把电话打到家中要与母亲通话时,才知道母亲已不能讲话。

  翟志强告诉记者,志刚的工作训练很忙,自从2003年回家后,就再没回过老家,但他经常与亲友通电话。现在翟志刚已经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听说”神六“要升空了,大家都希望志刚能成为这次升空的航天员,为龙江人带来自豪。

  同学眼中的翟志刚:自信

  作为翟志刚高中三年的同窗好友,罗卫东提到翟志刚时又佩服又兴奋:“他的性格非常适合当航天员。他做什么事都有板有眼,信心十足。”

  罗卫东现在龙江县移动通信公司工作,从1983年到1985年和翟志刚同在龙江二中读书。他们当时是无话不谈、亲如兄弟的好朋友。

  “志刚家穷,却很有志气,学习也很好。大家都认为他考上大学没有问题。”罗卫东说,“临毕业时,空军来招飞行员,我和同学们都去体检,回来后大家都议论纷纷,唯独他一声不吭。后来,全校只有3名学生通过了检查,其中就有他一个。我那时就很佩服他能沉得住气。后来这3个人中只有一人成为飞行员,又是他脱颖而出。”

  罗卫东眼中的翟志刚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高中时,他和同学帮助翟志刚给家里的土房抹灰修整,翟志刚虽然嘴上没说过多的感谢话,却始终在心里珍藏着这份友情。入伍后,他一直与同学保持着联系,直到1998年他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开始封闭训练后,才暂时断了联系。

  “‘神五’发射后,我们的联系又恢复了。他只要换了新手机号,总会通知我。”罗卫东说:“志刚这个人做朋友没说的,做航天员肯定也是最棒的。”

  7日上午,已经回到哈尔滨的记者突然接到罗卫东的电话。“刚才翟志刚给我发短信了,祝我国庆节快乐。”罗卫东在电话中说,“只是不知他在什么位置,我试着给他回拨,怎么也打不通。不过,他能在‘神六’即将升空的紧张时刻给我发短信,说明他的心态很轻松,这让我为他感到高兴。”

  老师眼中的翟志刚:有团队精神

  “中学时的翟志刚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已经72岁的张玉尧老校长提到当年的得意门生翟志刚时止不住连声夸奖,“他是龙江二中的骄傲。”

  翟志刚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龙江二中就读的,在那里度过了6年的青葱岁月。当时的校长就是张玉尧,他还教过翟志刚外语和政治课。

  在张玉尧的记忆中,当年的翟志刚是全校的劳动标兵,非常有团队精神。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农场劳动,农活很重,许多同学吃不消。每到这个时候,翟志刚总是帮干得最慢的同学干完活才休息。

  张玉尧把翟志刚的印象归纳为四句话: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好书法,多才多艺。“入伍临走前,我送给他一本毕业纪念册和一支钢笔,希望他继续努力,有所作为。”张玉尧说,“当时他很感动,在此后的岁月里,一直和我保持着通信。”

  “千秋同窗好,好友品学优;十载寒暑日,同年发奋读。校友齐努力,品学振长空;只待花开日,伟业九州红。”这是翟志刚在毕业时写下的诗句。时隔20年,老校长依然能脱口而出。

  当年的翟志刚以诗言志,给张玉尧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此后翟志刚与他的通信中,也曾对母校表达了深厚的感情,希望母校能够培养“育奇才、立宏志,为国争光”的人才。

  张玉尧认为,翟志刚在一步一步实践着他学生时立下的宏志,今天能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绝非偶然。张玉尧说:“我有一个心愿,希望他能驾驶‘神六’飞上浩瀚太空。当他驾驶的飞船划过祖国上空时,他必将是天上最耀眼明亮的一颗星。我们在家乡向他祝福。”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