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新华网:“重拳”总抡空岂能根治买票难
2005-10-08 15:54:59 来源:新华网  作者:范迎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社哈尔滨10月8日电 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利用黄金周长假外出旅游或是探亲访友,但是小小的火车票时常成为他们最大的烦心事。为了买到两张9月30日到北京的卧铺票,哈尔滨一位中年女士按照铁路部门提前7天开始预售的规定,于23日晚22时来到火车站的窗口排队等候,但是第二天早上8时开始售票后,排在窗口第三位的她即被告知票已经售完。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像到北京这样的热线车票,每天大概只有排在最前面的一两个旅客能够如愿买到,一般开始发售几分钟后票就没有了。白白遭了十几个小时罪的这位女士,她委屈和懊恼的心情可想而知。

  百姓买票难是个老生常谈,特别是每到客运高峰期,这个问题愈显突出。客观地说,出行人数增多、运力不足导致供需矛盾是造成车票紧张的主要原因。而正因为紧俏,所以滋生了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的票贩子,从中非法渔利。铁路、公安等有关部门对此很重视,常常能听到如"重拳打击票贩,维护票市秩序、保护乘客利益"的承诺,而且确也采取了很多行动,这个基本思路是对头的,但为什么在很多地方总不见成效,反而越“打击”越紧张?

  原因在于“重拳”挥舞了一阵子,却成了空拳。近年来,针对客运量大的情况,铁路部门经常通过增开临时客车等方法增加运力。但是尽管车票量增多,售票的透明度却没有提高,并没有给百姓购票带来更多方便和实惠,反倒是成全了地下交易和黑市交易。这一方面是因为票贩子们的花样越来越多,比如利用一些合法的售票网点套购后再倒手,使打击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关部门的打击行动缺少有针对性的实招和治本之策,雷声大、雨点小,拳头举得高、落下来绵软无力,根本起不到震慑和打击的作用。

  原因之二,是“重拳”没有砸到要害目标和要害部位,实际效果也等于空拳。有关部门的眼睛不能只盯住游弋在火车站里那些偷偷摸摸、悄声叫卖的小“毛贼”,他们尽管很可恶,但毕竟没有多少实力和能量,还不足以撼动整个车票市场。那么就应该深究:是不是还有更大的“黑手”在这里“操盘”,“毛贼”之外是不是还有隐蔽的“江洋大盗”。种种迹象说明,这样的担忧很可能是事实存在的,抓不住那些“大贩子”,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规范和净化车票市场。

  铁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命脉之一,也是普通百姓出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之一,小小的车票关系着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当前,铁路部门面临着体制方面的改革,但不管是改制也好,转轨也好,都不能成为忽视百姓需求和群众利益的借口。近年来,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群众买票难这样的细节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应当引起各有关方面的深刻反思,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要认真调整好“重拳”的目标和打法,力争尽快将大大小小的不法票贩一网打尽,使之真正起到净化车票市场的作用,不再让百姓感到失望和无奈。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