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4日电 假借“中奖”行骗9月24日,两名装扮入时的妇女敲开了教育3小区程老师的家门,称:“我们是大福源超市的促销人员,恭喜您中了二等奖,我们是来给您送礼品的。”
两名妇女接着说,公司搞活动,所有住在402的居民均可以得到一份礼品,说着便拿出了装有眼霜、洗面奶、润肤露等产品的包装精美的一袋化妆品,说价值298元的产品只收68元。程老师想,一瓶“玉兰油”还需80多元,何况是6种产品呢?就买下了这袋化妆品。当晚程老师的女儿回来后发现,这些化妆品包装粗糙,连生产日期也没有。这时,程老师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利用“义诊”行骗
9月20日,某社区的墙上贴出了通知,称老龄委和某药厂联合在社区举办义诊活动。
义诊当天,居民荣大妈早早地就来到社区,看到一些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拿着血压计、听诊器。经过测试和检查,“白大褂”称荣大妈的颈椎不太好,有动脉硬化的前期症状,建议她买一种他们带来的药物。
家境不太宽裕的荣大妈在“白大褂”的怂恿下,花398元钱买了一盒药品。回到家带上花镜她才发现,这种药是治疗心脏病的。
依“托”行骗
近日,在西林路西段的菜市场,孙老汉看到一个卖治疗风湿病的药品的“大夫”。
一会儿,挤进来一个老太太,拿起药说:“我还得买几帖,这药治风湿病真好使,我才贴了3帖,这老寒脚就不那么疼了。那天,我儿子脚崴了,贴3天就能下地了。”说着,她拿出20元钱买了6帖药。站在一旁的孙老汉想到自己也有风湿性关节炎,一直没有彻底治愈,不如买几帖试试,就买了3帖。十几天后,孙老汉的病不但没治好,腿也被膏药弄掉了一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