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0日电 泰来县江桥镇豆海治沙小区农民陈宪发看着金黄的玉米堆,心里憋不住乐,“沙地也能变成高产田,神了!”他感慨地说,以前,漫天黄沙,玉米单产350公斤,亩产值仅210元,亩纯效益不到110元,如果环境不改善,根本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
1994年至1996年,泰来县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大胆创新,探索出了街基庄园治沙模式。他们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在沙地上建造以防护林网为主,网带片相结合的林业防护体系,形成了周围有绿色屏障的新型庄园。昔日风沙滚滚的荒漠,变成了瓜果飘香的绿洲。
2001年至2002年,在省开发办的支持下,该县又建设了豆海庄园治沙小区。一年后,这个小区新增农业总产值293万元,人均收入由1500元提高到3100元,森林覆盖率由6.5%提高到41.2%。
2002年,泰来县在总结过去治沙经验的基础上,还创建了林水结合治沙模式。
一批批生态型农业综合开发治沙小区的建成,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据了解,1994年以来,中、省投资2547万元,帮助该县建设治沙小区6个,共治理沙地14万亩。这6个小区开发前,农业总产值仅为1707万元,开发后提高到5581万元;农业总收入也由原来的868万元,增加到3198万元。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