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2日电 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几年间,约有数十家外埠零售企业进入哈尔滨市,哈埠超市竞争一时间几近白热化。记者日前从市商务局获悉,一项将全市大型超市统一布局的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按初步确定的方案要求,全市大型超市在今后5年中将不超过24个。这意味着哈市酝酿已久的商业网点布局已拉开帷幕,未来几年,哈市将对超市无限圈地运动进行打压。
超市毛利率维持在7%
据市商务局有关人士介绍,这个名为《哈尔滨市商品市场(商业网点)体系建设规划》的方案目前已经通过有关专家的初审,待进一步审议后,将在哈市正式实施。哈市之所以大动干戈,制定这一规划,主要是防止大型超市在哈市过密发展,产生恶性竞争,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据哈市一家超市市场营运部主管透露,由于一些大型超市竞相在哈市开店,白热化的竞争目前已经使得哈市超市的利润非常低。据介绍,目前哈市一些超市多数商品的毛利率都维持在7%左右。就在这种低利润的情况下,各大超市还纷纷压低自己的价格,以图薄利多销。据了解,在超市行业,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共识是,超市商品平均利润率不能超过10%。
市民购买力被过高估计
据有关部门统计,几年来,在哈市开业、在建和拟建的外埠零售企业近30家。由于超市建设一拥而上,在一些地段布局过于密集,致使几年时间里哈市超市建了“黄”、“黄”了建,格局不断发生变化。2002年,公滨路上的本土超市绿色福在竞争中出局;2004年1月,开业不到一年的万集源超市关门歇业;2004年下半年,国际大超市普尔斯玛特又人去楼空……
据市发改委有关人士分析,造成一些大型超市纷纷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哈尔滨市民购买力调研失真,过高估计了该区域内市民的实际消费需求。
据了解,在哈市道里区地处商圈中心的大型超市,平均一个消费者每次购买额度不过30元上下。在其他地段的很多大型超市,每个消费者平均每次购买额度不过20元左右。整体购买力并不像预想的那样乐观。
盲目建超市带来投资风险
据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哈市开业、在建的外埠零售企业中,仅有37%通过了基本建设审批,其余大部分都是租赁场地、直接办个工商营业执照就进驻哈尔滨市。个别超市决策层在开店设点前对当地的购买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都调研不足。
有些超市高管甚至乐观地认为,目前在哈尔滨开个超市,还会出现几年前那种周末全家开车跨区购买的热闹景象。而事实上,目前,道外区的市民坐半个小时车到道里区去购买,香坊区的市民到南岗区逛超市,这种跨区购买的现象已越来越少见。一个超市,即便是国际型的大超市,其辐射半径也越来越有限,原因很简单,哈尔滨的市民已越来越习惯于就近购买。因而,盲目建超市只能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甚至直接带来投资风险。
5年中不超24个降温超市圈地
据了解,为了使哈市大型超市合理布局、良性发展,哈市早在去年就开始酝酿编制市场体系建设规划,考虑对零售业布局先规划,再审批,后注册。
目前,这一想法已经得以实施———哈市目前已汇集商业领域有关专家,专门成立了哈尔滨市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就商业网点布局进行全面规划。据介绍,按规划要求,在今后5年中,哈市的大型超市将不超过24个。由此,市场人士预言,超市盲目圈地运动有望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