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日电 据报载,哈尔滨市某小学装修体育馆刷油漆,气味从一楼挥发到二楼教室,呛得学校师生出现了呕吐、眼睛发红和咳嗽等症状。耐人寻味的是,当有新闻记者前来采访此事时,该校的一位工作人员作出了这样的答复:体育馆工程是上级政府部门安排的,学校“不好过问”。
“不好过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样的事才是“不好过问”呢?笔者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校园安全问题关系千家万户,一旦酿成恶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一刻也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发现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安全隐患,都必须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安全第一,谁都有权利过问,谁都有义务过问,根本谈不上什么好不好过问,任何的疏忽大意都是失职,甚至是犯罪。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已经不少了,远的不说,仅在今年一年里哈尔滨市就有两名小学生在校园惨死于车轮之下。前一起事故发生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关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车辆进入校园。然而惨剧还是再度发生了,说明了什么?是事故真的防不胜防吗?显然不是。还是因为重视不够,总是认为只要小心一点就不会出事,哪里出事我们这里也不会出事。顺着这个逻辑想下去,哪里的装修能一点气味没有呢?也没见过出什么问题呀,忍一忍就过去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在此,笔者想做一个善意的提醒:我们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涉及安全的,不管是谁安排的工程都应该过问过问。千万不能麻木不仁,甚至有意放任,安全意识淡漠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不是上级安排的工程就一定是“不好过问”的呢?是自己在上级心目中的印象重要,还是师生们的健康、安全更重要呢?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置众多的人的利益于不顾,扪心自问,一点愧疚也没有吗?值得一提的是,遇事常以“不好过问”敷衍的现象并不少见,在政治昌明的今天,“为尊者讳”的想法在许多人的心中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认为不遵守这样的潜规则便是不识时务,以至于对待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合理化建议、反映问题也躲躲闪闪,含糊其辞。这种做法往往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事业的发展。
也许,“不好过问”只是单方面的猜测。可能“上级政府部门”并不知道自己安排的工程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假如我们能够从公心出发,及时反映问题,上下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法,既能消除安全隐患,又能帮助上级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我们还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不好过问”问题。作为上级主管部门一旦发现下级对自己的决策有了“不好过问”的苗头,不管责任是否在自身,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想一想人家为什么不敢说话了,是因为自己完美无缺,下级没有意见可提,还是因为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