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农民工,如何才能不吃“ 哑巴亏”?
2005-11-04 10:52:02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高铁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4日电 2003年6月,桦南县农村妇女冷桂凤到山东省即墨市一家私营企业打工,因企业没有按照国家规定为工人提供防护用具,致使她接触到有害化学物质,得了严重的职业病,被诊断为八级伤残。在私营业主的无理干扰下,冷桂凤历尽艰辛,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打赢了这场并不复杂的赔偿案件。本报10月14日刊登了通讯《农家女打工罹患职业病三年维权之路步履艰辛》,详细报道了冷桂凤的遭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文章见报当天,我市首届文明市民、复员军人冯成军就打来电话,他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农民”这两个字有着深深的体会和理解。中央连续两年出台了两个一号文件,目的就是让农民加快致富增收的步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民依旧是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冷桂凤的遭遇,绝不是偶然现象,现在应该把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郊区(永红)松江乡一位姓刘的年轻人对记者说,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致富增收带来了希望,农民们致富奔小康的热情越来越高。虽然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经常报道一些农民工劳动岗位不稳定、报酬难以保证、工资水平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等例子,但我认为这些都是个别现象,动摇不了农民外出打工的信心。他告诉记者,自己准备近期到山东省青岛市打工。《农家女打工罹患职业病三年维权之路步履艰辛》一文,引起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共鸣。桦川县苏家店镇集贤村村民肖志远,两年前到北京一家大酒店打工,现在已经成为酒店的保安部长。他通过亲属带去的报纸,了解到冷桂凤的维权经历,特地给记者打来电话。他总结出进城务工人员存在“八大困难”:一是角色扮演难;二是劳动合同难;三是劳动保护难;四是社会保障难;五是维权难;六是发展难;七是生活难;八是子女教育难。他提醒家乡的父老乡亲,外出打工时,要放亮眼光、多个心眼儿,一定要到信誉好、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工作,防止上当受骗。哈尔滨市博达称重系统有限公司业务员王炳志,在来佳木斯出差时看到了这篇报道,通过朋友找到记者。他说,农民工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向记者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组建农民工工会,依靠工会组织的力量为农民工维权;二是在农民工中建立党组织,以党建带动农民工维权。

  记者以冷桂凤的遭遇为切入点,就如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走访了我市部分法律界人士和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一位从事审判工作近二十年的法官这样认为,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民工没有得到真正的话语权。可以说,雇佣农民工的企业处在无庸置疑的强势地位。在雇佣者看来,农民工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廉价人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在用工方面前,农民工几乎没有任何谈判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态度上,一屁股坐到了“资方”一边。在农民工试图举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或者向政府部门求助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感受到明显的不平等。各种力量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客观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在极其悬殊的力量对比面前,也就无怪乎农民工们会“不善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依靠法律赋予农民工真正的话语权。而如何将这句话落到实处,则需要决策者的智慧和执行者的热心、耐心、细心、诚心。

  一位姓李的律师总结和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一是劳动关系不规范。大多数用工单位没有按《劳动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到期后没有及时续签;二是劳动权利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不给或少给加班工资、拖欠甚至拒绝给付工资和休息休假权利没有落实。三是社会保障权利缺失。许多用人单位没有为农民工进行社会保险登记,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农民工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的情况下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没有得到保证。四是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他建议,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和提供法律援助。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用人单位,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确保用工市场信息准确。司法行政部门要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开展法规咨询服务,常年为农民工提供帮助,法律援助中心及法律服务机构要及时为外出农民工提供代理、辩护等帮助。

  一位从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同志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对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一、完善权益保护的政策机制。要尽快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劳动法》的配套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让广大农民工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二、加强就业前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在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力价值的同时,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通过教育使农民熟悉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正当合法的权益。三、转变城市主体的管理理念。改变对农民工实行经济接纳和社会拒入的态度,实行积极的农民工管理政策,取消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

  文章发表后,记者委托桦南县一位朋友,把报纸送到了冷桂凤的家乡——梨树乡南大村。冷桂凤年迈的双亲不识字,这位朋友就逐字逐句将文章读给两位老人听。动情之处,老人潸然泪下。

  许多读者打来电话,对冷桂凤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示强烈支持。桦川县文联主席刘英说,冷桂凤的遭遇令人同情,冷桂凤不屈不挠的精神更加令人钦佩。如果所有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农民工都能像冷桂凤这样,敢于站出来向不法势力抗争,就有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让记者转告冷桂凤,一定要坚定信心坚持到底,直到彻底讨回公道。同时,刘英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冷桂凤的正义行为。

  截至发稿前,记者和远在山东即墨的冷桂凤通了电话。虽然她在三个月前就拿到了青岛市中级法院的终审判决,但是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这起案件遇到了“执行难”,至今她还没得到一分钱赔偿。看来,冷桂凤的维权之路还很漫长。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