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图文】一盆洗脚水激起孝心热潮
2005-11-10 14:00:3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唐方园 叶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二车间职工张含颖(图中下蹲者)在“爱心传递”活动中感受亲情。
  东北网11月10日电 题:一盆洗脚水激起孝心热潮

  新闻背景

  镜头一:一名家长在给老人洗脚时,被年幼的孩子看见;

  镜头二:小孩子费力地端着盛满热水的盆子,歪歪斜斜地走向母亲说:“妈妈您洗脚。”稚嫩童音,真情传递;

  镜头三:字幕打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是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每年耗资2000万元、连续几年在中央电视台滚动播出的公益广告“爱心传递篇”———

  “爱心传递”成制度

  “爱心传递篇”这则广告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人们为广告中流露出的真情所感动。而作为广告的制作者———“药六人”认为,这则广告不应只是在荧屏上出现,更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于是,从今年9月起,该厂开展了一项“爱心传递”活动,其中做出明文规定:全单位1600余名职工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必须给父母、老人洗三次脚。

  职工心灵受震撼

  一石击起千层浪,活动方案一经公布,很多职工的心中都多了一些怀疑与玩笑的心情。然而,在两个月后、活动结束的今天,在全厂职工都经历了在洗脚水中抚摸父母那长满老茧的脚掌后,每名“药六人”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

  该厂三车间工人李巧凤说:“当脱下父亲的袜子,将脚慢慢地放入盆中,心中一阵酸楚涌上,冲走了原来心中所有的不敬与嬉笑,我找到了一份被遗忘的爱……”

  四车间工人路艳在给年老的公公洗脚时,小女儿却突然从厨房端进一盆水,放在了路艳的身边说:“妈,我也给你洗脚。”路艳听后心头一热,眼睛竟然潮湿了。她没想到电视中的镜头,竟真的发生在自己身边。

  对亲情感受更深

  该厂工会的小孟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介绍说,在厂里还有很多家在外地、父母不在身边的职工。于是这些职工提出到敬老院去慰问。10月初,这些职工带着水果来到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为每位老人端去了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这下可把老人感动了,老人们说:“每年来慰问的人不少,但能这样慰问的还是头一回。”

  小孟告诉记者,在这项活动开展之前,厂里很多年轻职工都没有为老人洗过脚,有的人根本都没有想过这件事。可是经过这次洗脚的“历练”后,很多职工对亲情、对孝心有了更深的认识,家庭更加和睦。如今,在很多职工家庭中,为老人洗脚已经不再是“任务”,而是成为每名儿女应该去做的事情。

  为了社会更和谐

  在“爱心传递”活动中,工厂一些职能部门常常会接到一些职工的父母打来的电话,表示对这项活动的认可。一车间工人胡义松的母亲发自肺腑地说:“当儿子给我洗脚时,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当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普普通通的一盆洗脚水,却让人感受到人间那至真至善的亲情。对于开展这次“爱心传递”活动,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汪兆金厂长是这样解释的:“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洗过无数次脚、洗过无数次澡!如今,父母上了年纪,我们为什么不能给父母洗洗脚,表达我们的一份爱呢!”汪厂长说:“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由小到老’的生命历程,只有今天你奉献了爱心,明天你才会收获它,只有爱心永流传,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未来才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