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岂能“改了再犯”?
2005-11-15 09:21: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宗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5日电 “犯错误不要紧,犯了就改,改了再犯嘛。”这是赵本山演出小品中的一句话,然而在我们的城市开发建设工作中,这种现象却屡见不鲜:有些做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有些错误被已经改正过来了,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后来者们重蹈覆辙,又继续重复着这些错误。

  比如“马路拉链”问题。每到夏季,许多城市的道路都要被“开膛破肚”,有的是铺煤气管道,有的是埋地下光缆,还有的是分户供暖管道。给城市建设造成损失,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过去的城市建设工作中,有关部门忽略了一些环节,没做到未雨绸缪。那么在新城区的建设工作中,就应当尽量避免这种事情再发生,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仍是挖来埋去反反复复。“马路拉链”屡禁不止,说明我们的城市建设还缺乏统筹规划。

  再有就是“马路市场”的困扰。现在我们的市容市貌脏、乱、差,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马路市场”太多,导致车难行、人难行,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而这个问题,在沿海以及一些内地城市,早已得到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新区开发的时候,把市场的位置留出来,否则开发商不能建房。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一些新建成的小区,同样离不开对“马路市场”的依赖。

  第三就是城市绿地。哈尔滨市过去一些老城区,因为建筑拥挤,影响了环境。为此几年前政府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不惜拆掉了许多建筑,以增加城市的广场和绿地面积。然而在新城区的开发规划中,许多地方还是“见缝插针”式的建楼。结果新城区变得和老城区一样拥挤、逼仄。过几年,如何对这些拥挤的建筑进行改造又是一个问题。

  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有长远眼光,科学规划设计。据说欧洲一些城市的建筑多数是在一百年以前完成的,后来者只需要做一些修缮、补充性的工作,我们的情况不完全一样,但也需要一些前瞻性,这也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宗旨。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