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1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提高黑龙江自主创新能力建言献策
2005-11-15 19:03: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5日电 (记者 高长利) 在15日举行的提高黑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院士专题研讨会上,在黑龙江省工作的1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纷纷建言献策,围绕“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科技发展、推进产学研优势组合、哈大齐绥高科技产业带发展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梁维燕院士建议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此提高黑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他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应该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自主研发为基础,借助引进消化吸收的捷径实现再创新。同时,企业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需要有自主研发的能力,需要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自己技术力量是有限的,确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科研课题,需要寻求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

  雷清泉院士建议应发挥省内各高校的特色及优势,大力推进黑龙江省自主创新的发展。他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黑龙江省要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离不开科技的自主创新。高校作为全省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积极发挥各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针对黑龙江省六大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创新人才、科技成果、先进的知识和信息服务等支持。

  针对黑龙江省科技人才的流失问题,谢礼立院士提议设立“黑龙江省科学委员”或者相当于省一级的“院士”,通过确立一系列配套的机制,真正的留住科技人才。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以此延长人才的技术寿命,拓宽科技队伍。他同时还认为,自主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思想和理念的创新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

  黄文虎院士认为,现阶段科研经费由政府主导的做法往往导致科研、生产两张皮现象,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的发挥。企业应该发挥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政府应该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创新的研发基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马建章院士建议发展哈大齐绥高新技术产业带应注意到环保问题。产业带所属区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问题,面临着盐碱地改造的难题。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合理规划,谋得长久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王光远、沈荣显、林尚扬、雷廷权、王仲琦、杜善义、秦裕琨、徐玉如等院士也纷纷发言,为提高黑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