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6日电 它雄踞在大庆一些企业、饭店、金融等行业部门的门前;它身上承载着很多人避邪祈吉的古老愿望;然而,在它威风凛凛的背后,却少有人关注由此带来的迷信心理、城市品位和令人吃惊的经济账———
11月10日,大庆市一家规模较大的饭店开张,在举行庆典时,这家饭店的老板,在拜谒了“财神爷”以后,又亲自给饭店门前的一对石狮系上红绸,并拜了三拜!
这是目前很多饮食企业、生产单位以及金融部门,在开业、办公场所启用或搬迁中过程一个约定俗成的程序。“大庆各单位门前摆放的石狮真多。”来出差的深圳人张先生对此颇有感慨。
记者为此在东风新村地区作了粗略统计,竟有近百对石狮守在各单位门前,只有极少数单位让古代兵将、石牛、麒麟等石雕,在门口镇守。
这些石雕的买卖,到底有多大利润空间?人们为什么要一窝蜂地在门前摆放石狮?
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需求大催“火”石雕市场
11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萨大路附近的一家石雕厂。一处足有1000平方米的场地上,形象各异的石雕作品摆得满满当当,几伙选购石雕的顾客正在看货。来自山东的女业主告诉记者,她们的石雕成品和半成品,都是从老家山东运来的,生意还算可以,今年仅卖出的石狮就有50多对。至于利润有多大,女业主没有正面回答。
记者了解到,一般较小的普通材质的石狮要价2.5万元,大一点儿的要价4.5万元。如果是青石、汉白玉或是大理石等材质的石狮,价钱大约要贵一倍。但这个价钱不是绝对的,还可以讨价还价,价格波动幅度最少几千元,最多几万元。每年秋季和初冬是销售旺季。乘风庄的一家石雕厂老板对记者说:他们的生意还可以,今年卖出了几十对。
一位从事此行多年的老板透露,目前我市有近20家石雕厂,今年售出石狮不下400对,按照每对平均5万元钱计算,就是2000万元。
为辟邪争先恐后摆石狮
关于为什么门前摆放石狮的疑问,记者在调查中遭遇“三缄其口”。但一些“灵通人士”则一语中的:那还用说,镇宅驱邪呀!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灵通人士”讲了一件事:我市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使这家企业日渐衰落,该企业“一把手”不在自身上找原因,却找来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座大楼盖在坟茔地上了,阴间的鬼魂就出来作祟,要想镇住妖魔鬼怪,必须买一对上等石狮摆在门前。虽然这家企业那时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可还是花了近10万元买了一对石狮,并按照“风水先生”指定的方位摆放。遗憾的是,这对石狮并没有让这家企业经济效益转好。
一名在我市某金融单位工作的张先生向记者透露,他们单位上任不久的领导为了官当得长久,亲自找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绕着办公大楼转了一圈儿,说大楼正面对着的楼房过高,必须摆放一对石狮压住对面。该领导立即在“风水先生”的主持下,选定摆放时间、方位以及石狮大小标准,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摆放石狮仪式。
据记者了解,许多购买石狮摆放门前的单位,大多是为了装饰门面,但也并不排除镇宅驱邪的迷信心理。正是这种风气的蔓延,导致石狮价格一路飘红,吸引了一些山东、河南、福建等地客商来大庆开店设厂。摆放石狮的单位,也形成了攀比风,比大小、比材质,显阔之势不可挡。
论品位石狮非城市雕塑主流
“我市是一个向高科技现代化以及文明城迈进的城市,大量石狮在城市街头巷尾出现,似乎与不断提升的城市品位不相符。”我市一位知名作家说,看到一些司法部门门前的石狮,单不说封建迷信观念的根深蒂固,更令他一下子想到解放前的衙门口,缺乏温和与亲民性,冷冰冰的让人害怕。
一位经济学专家说,如果是因为“镇宅驱邪”催生“石雕经济”,这个“经济”实在有些牵强和尴尬。
雕塑学博士、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就“镇宅石狮”有过评论。他说,成功的城市雕塑储藏着一个城市精神深处的记忆。但城市中出现的石狮值得人们注意。在一个不断朝着国际化目标迈进的城市里,这些石狮的存在显得非常不和谐。石狮这种古老的雕塑在十分年轻而又十分现代的城市里顽强地出现,显然有着广泛的大众文化心理的支持,这些石狮让人们无法简单地面对,人们无法简单地判断,石狮的出现是必要还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