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1日电 深秋的岭南刮起一股火辣辣的东北风。18日晚,哈尔滨话剧院为深圳人送来一场《秋天的二人转》,深圳戏院里近千名观众一次次爆出掌声和笑声。
这是话剧《秋天的二人转》的第129场演出。《秋》剧16日在广东佛山第七届亚洲艺术节上演出后,转战深圳,参加2005年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
真正好的戏剧作品,应是雅俗共赏。《秋天的二人转》这部以“话剧+二人转”全新风格打造的北方风情剧,先火了江南,又叫响岭南,入围国家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摘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自2003年9月首演以来,一路“唱”红。在佛山,亚洲艺术节组委会10月在网上开通票务,不到一周,《秋天的二人转》演出票全部售罄。在深圳,深圳市演出公司看好了该剧的市场价值,一再邀请剧组再加演两场。剧场里,记者遇到了深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刘俊杰,她告诉记者,也许因为是从黑土地上走出来,舞台上的人物和场景看上去是这样亲切。深圳大学戏剧学院的两位教师被演员们深厚的功力所折服,感慨地说,今年上半年,她们学院里的教学实验课排演过《秋天的二人转》,今天看到了原汁原味的《秋天的二人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厚生活气息后,震了。而坐在记者身旁的两位当地媒体记者,其中一位自称为《深圳商报》的广东籍记者,连赞《秋》剧新鲜、好看,“没有觉得有任何语言障碍”。
深圳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的演出季主题是“艺术、文明、分享”,从9月23日开始,4个月中有50场演出轮番上演,其中80%%是国外艺术团体,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独唱音乐会和俄罗斯芭蕾舞表演周,让深圳人饱了眼福。《秋天的二人转》在深圳演出的当晚,刘晓庆领衔主演的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同时在深圳会堂演出,哈尔滨话剧院副院长丁军说,与刘晓庆打擂,《秋天的二人转》没有输。
《秋天的二人转》在深圳戏院连演两场。当地媒体评论:“深圳观众体验到‘话剧+二人转’的一次‘转基因式’的完美结合:一种是舶来的艺术样式———话剧,一种是流行于东北以说唱为主的民间文化———二人转,《秋天的二人转》以话剧样式为载体、以二人转艺术样式为媒介,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热辣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