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不能“击鼓传花”
2005-11-22 13:25: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敏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22日电 近一时期,黑龙江日报先后以《热是天大的商品》、《市场化是不是灵丹妙药》为题,针对黑龙江省尤其是哈尔滨市在供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尝试性的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一、热是天大的商品,供热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黑龙江省纬度高,气候寒冷,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供热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表现为群众生活一刻离不了,必须解决。同时,政府工作难度大、供热企业负担沉重。

  三、今年的供热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个是煤炭价格上涨,群众关心取暖费涨不涨,如果涨,涨多少?该由谁承担,如何承担?另一个是,分户供暖改造遭受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困扰,明年可能被迫暂停。那么在实施之初,是否已经把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了?是否经过科学的论证?下一步怎么走?群众和舆论界都希望了解有关情况,消除疑虑。

  四、热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双重的属性,一个是商品性,即生产讲成本,消费讲有偿;一个是公益性,即有钱消费,没钱也得消费,人的基本需求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保障。

  五、过分强调供热市场化,改革操之过急,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应该慎之又慎。

  六、政府、供热企业、群众三方,群众的利益应该是第一位的。这应该是任何一项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七、市场化的前提应该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八、即使完全实现了热的市场化,热仍然具有公益性。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对有经营权的企业的监管来保证公益性的实现。

  九、当前,政府应该行使好国有供热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履行好公益事业组织者的义务,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比照民营企业的机制,严格管理、降低成本,让群众得到实惠。

  十、衡量供热工作的标准只有一个:群众满意。

  困难是客观的,明摆着的。问题则需要我们改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解决。

  关键是,我们不能“击鼓传花”。去年的问题,今年又出现,今年的问题又拖明年,年年改,年年有问题。这样传下去,困难和问题只能越来越多。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是对的,但与此同时心中必须有大格局,有长远打算,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治标是解燃眉之急,治本是治病除根。不然,“击鼓传花”到何时才是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何时才是头?

  从长远计,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我省供热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供暖问题上,技术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热价的下降,环境友善,收费合理。哈尔滨是我国最北的省会城市,供暖工作较之其他省份更迫切、更艰巨、更特殊。在供热技术的自主创新上应该有所作为,等别人的技术,不如自力更生,比如分户供暖的计量表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一方面可以破解技术难题,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量表本身就具有广阔的市场,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全国来看,华北、东北、西北都需要供热,而我们最北,自主创新不仅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能够开辟出广阔的市场,其意义不可估量。众智所为,众力所举。一些领域的技术研发涉及多领域、多学科,需要政府将分散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有效组织起来,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寻求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从长远计,应该进一步深化供热企业改革,大力推进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制度。在统一管网规划、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市场准入、统一价格监管的前提下,供热企业通过公开竞标获得特许经营权,从而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降低成本和热价。

  从长远计,应该加快城镇现有住宅节能改造和供热采暖设施改造,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从长远计,应该搞好市场调研,建立科学分类、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合理的热费价格体系。目前的每平方米31.15元的热费标准,没有对民用,即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工企用热,即用于经营的进行有差别的划分,水费、电费的收缴,民用的都明显低于工企用的,热费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考虑呢?马上要开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了,该不该调是一个问题,如何调也是一个问题。该不该对工企和民用进行区分,如果区分,差价该是多少?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如果整个价格体系存在弊端,那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讨论涨不涨价,其结果又能有多大的合理性呢?

  说到底,避免“击鼓传花”,我们必须先明确目标,再看清离目标有多远,现在在什么位置上。进而立足当前,有条不紊地瞄准目标实施改革,保持好政策的连续性,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好铺垫,每一个供暖期过去我们在工作上都有收获,每一年都向目标迈进。最好能有一个时间表、一个改革路线图,工作透明,群众就理解了。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