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齐齐哈尔黎明村的亮堂日子
2005-11-24 13:18:39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杨炯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4日电 去建华区,到黎明村,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是农村:宽敞的柏油路笔直平坦,村子里绿树成阴、繁花似锦,幢幢拔地而起的别墅独具风情,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一应俱全,村里家家通了自来水、户户安装了电话、有线电视……

  黎明村,看不见的东西更令人惊叹。

  全村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集体积累达1500万元,村集体每年补贴18万元,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能领到80元左右的“退休金”。2004年,全村总收入达到597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4099元。2003年以前,村集体经济每年为农民承担8项统筹,农民只交农业税,平均每年为农民承担各项费用53万元;2003年,村集体经济又为农民承担了农业税,比国家提前一年为农民减免了农业税。

  村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生活越过越富裕,日子越过越亮堂。

  “黎明能富,关键有个好支部。”——村民心中自有一杆秤。

  围绕调整发展,盯住市场富民。黎明村党总支坚持“农业强村、企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建村”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以工补农的发展目标。在发展农业上,他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农民改变以往的种植方式,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全村已发展保护地面积6100亩,建造日光照温室41栋,植树11663亩,改造中低产田3100亩,建立了早甘蓝和林果两大基地,发展旅游度假农庄3处,打机电井452眼,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普遍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在集体经济发展上,他们采取巩固老企业、创办新企业的办法,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使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0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200万元。

  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民开始走出土地,进厂务工,现在,已有200多名村民成为村集体企业职工。在村党总支的积极引导下,许多村民还借助近郊优势进城务工,加快了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步伐,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现在的黎明村早已打破了传统种植业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农副、建材、化工、运输、商服五大行业为主体的立村产业。村集体经济由弱变强,村办企业由小变大,村容村貌由旧变新,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达到了省级文明村标兵标准。

  村里富了,把钱都用在农民身上。

  村里不修办公楼,却让农民过上亮堂日子:投资210万元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黎明小学教学楼,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投资75万元建起了8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所,为村民就医提供了方便;投资80万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的活动场所;投资276万元,硬化升级5条主干道和村内巷道路面,为村民出行和村内交通提供了便利;村集体还以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兴建17栋住宅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民别墅小区……

  今年,村里又投资200多万元升级建设5条巷道,总长1680延长米;投资10万元新打沉井14眼,整修排水沟7800延长米;投资10万元新选址辟建了一处小型农贸市场。

  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党组织,自然得到农民的拥护。黎明村先后荣获了省级“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省级文明村、奔小康先进村、农业生产先进村、发展乡镇企业十强村、奔小康先进党支部标兵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04年,黎明村又获得了省级文明村标兵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