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农民企业家迈进高科技门槛
2005-11-29 14:17:45 来源:东北网  作者:马利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11月29日电 近日,齐市网络科技公司的老总们真有点沉不住气了,昔日平静的几大网络科技公司突然闯入一名新秀。这个新对手竟是一位貌不出众的农民企业家。他开办的博兴计算机网络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规模在齐市是数一数二的。这位农民企业家的闯入,使城市人统治网络的局面一下被打破了。

  他叫张秀龙,28岁。平时言语不多,沉稳厚重,脸上透着干练。当谈起自己的搏兴骨粉厂和网络科技公司时,他的话语滔滔不绝。

  在龙沙区大民村长大的张秀龙很能吃苦,18岁离家到上海、广州等地打拼。1996年返回故乡,靠省吃俭用积攒的资金和借到的一部分钱,在大民村创办了红鹰骨粉厂。两年间,工厂迅速发展壮大。逐渐地,他的工厂成为东北37家厂商钙磷添加剂的独家供应地;旺季时,一天的产值就达到万余元。

  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时,1998年的一场特大洪水,把张秀龙70余万元的厂房和大量的成品、原材料洗劫一空,他成为百万富翁的理想顷刻间破灭了。在承受失去工厂的痛苦时,张秀龙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乡亲们。望着他的同乡及员工期待的目光,他变得异常坚强。洪水退却后,他立即着手重建厂房。而且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还主动资助了6名失学儿童,帮助他们完成小学学业,同年他还和SOS儿童村的一个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

  张秀龙常常对朋友说,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帮助别人,记得5年前,有一位姓高的朋友焦急地给他打来电话,向他求救,原因是自己的女儿考上大学,家里却拿不出学费,张秀龙听后直接将钱送到了朋友手中,解了朋友的燃眉之急。

  到目前为止,张秀龙大致算了一下,借出去的钱至今未还的大约有10余万元了,他很理解这些人,他认为借钱的人都是朋友,朋友有钱一定会还的,只是目前状况不好罢了。对于掏腰包帮助别人这事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认为值,因为这些钱都用在刀刃上了。

  张秀龙不仅乐于帮助朋友,对公共事业他也无私奉献。2002年,《鹤城晚报》向广大市民发出认养公园动物的号召,热爱动物的他主动认养了一只丹顶鹤,每年他都主动把钱送到指定的地点。别看张秀龙为朋友和公共事业花钱大方,可是他对自己却非常吝啬,如今他拥有百万资产,自己却没有现代化的代步工具,每次出行他总是步行或坐公共汽车,万不得已才打出租车。

  张秀龙在社会民众的赞誉声中,向理想的彼岸奋进。他的大民村工厂重新腾起,现代化网络办公设备装配着搏兴骨粉厂。通过网络办公,使他懂得了网络对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他产生了涉足网络事业的想法。雷厉风行的他,说干就干,今年7月份,他投资50万,在中环写字楼租下了办公地点,开始筹备博兴计算机网络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如今,张秀龙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他的网络平台将东北工业、农业产品的信息带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鹤城,了解鹤城的工业,农业,为鹤城的腾飞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